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解密:胡适如何盖棺论定陈独秀?

张家康
2012年11月30日10:0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胡适对陈独秀知之最稔,由衷地钦佩他处事坚决果断的态度,十分珍惜与他相交相识多年的友谊。尽管他们后来分道扬镳,胡适仍对身处逆境中的陈独秀施以援手,对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贡献,始终予以肯定和褒奖,而晚年则又对陈独秀作了盖棺论定的评说。

     “真是一个老革命党的口气”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即后来的《新青年》)杂志,开宗明义向世人宣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科学与民主的呐喊,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奋进号角。

      此时,胡适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他在长诗《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中也明确、响亮地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神州文化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

      陈独秀亮出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正急切地寻求同盟者,当他知道大洋彼岸胡适的思想和主张后,便极力怂恿胡适的同乡朋友、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去函约稿,并让邮去刚刚出版的《青年》。汪孟邹在信中说:“今日邮呈群益出版《青年》杂志一册,乃炼(即汪孟邹——笔者注)友人皖城陈独秀君主撰,与秋桐(即章士钊——笔者注)亦是深交,曾为文载于甲寅者也;拟请吾兄于校课之暇担任《青年》撰述,或论文,或小说戏曲均所欢迎。每期多固佳,至少亦有一种。炼亦知兄校课甚忙,但陈君之意甚诚,务求拨冗为之所感幸。”

      陈独秀期望殷殷,胡适却毫无反应,这让陈独秀着急了,又催促汪孟邹连连去函,信中所表述的心情是那么的殷切急迫,“陈君望吾兄来文甚于望岁,见面时即问吾兄有文来否,故不得不再三转述,每期不过一篇,且短篇亦无不可,务求拨冗为之,以增杂志光宠”,“陈君盼吾兄文字有如大旱之望云霓”。信中甚至有嗔怪之意,“何以至今仍然寂寂”,“陈君见面必问,炼将穷于应付也”。

      1916年2月3日,胡适终于给陈独秀来信,表示:“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他还将所翻译的俄罗斯小说《决斗》寄予《新青年》。陈独秀同意胡适的意见,并将《决斗》在《新青年》发表,认为《决斗》是“改良文学之先导”。他还在信中说:“中国百病,根在社会太坏,足下能有暇就所见闻论述美国各种社会现象,登之《青年》,以告国人耶?”

      胡适再给陈独秀信时,大胆地提出了具体而又激进的八项主张:“(一)不用典。(二)不用陈套话。(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字俗语。(五)须讲求文法。(六)不作无病之呻吟。(七)不摹仿古人。(八)须言之有物。”1916年10月初,陈独秀连去二信,对八项主张,“合十赞叹,以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只是对“须讲求文法”和“须言之有物”提出质疑,并强调“文学改革,为吾国目前切要之事。此非戏言,更非空言”,盼望他“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寄登《青年》”。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飘洋过海,转到陈独秀的手中,很快便登载在《新青年》上。这篇文章对八项主张做了调整:(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胡适后来回忆说:“陈独秀先生是一个老革命党,他起初对于我的八条还有点怀疑。……但独秀见了我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就完全赞同我的主张。”其实,陈独秀对八项主张并不怀疑,只是对其中的两项质疑而已,在读过《文学改良刍议》后,这点质疑也就抛之九霄云外。他极为振奋,特意在文后的跋语中说:“今得胡君之论,窃喜所见不孤。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学之正果,余亦笃信而渴望之。吾生倘亲见其成,则大幸也!”

      作为响应,陈独秀很快便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的态度更果敢更坚决。他说:“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中国“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此时,胡适远在大洋彼岸的哥伦比亚大学,为撰写博士论文已是心力交瘁。对国内蓬勃兴起的文学革命,他也只能隔岸观火了。而且,历来温柔敦厚、胆怯怕事的胡适,面对那班留美朋友中“保守分子的反对”,已不愿意事态扩大,竟给陈独秀去信,表示文学革命的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陈独秀则不然,他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明确答复胡适:“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文学革命就这样方兴未艾,修成正果。后来,胡适感叹道:陈独秀“这样武断的态度,真是一个老革命党的口气。我的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的结果,得着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革命家做宣传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为一个有力的大运动了”。“当年如果不是陈独秀如此不容讨论余地,文学改革,白话文就不会有如今效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焦点新闻
·各地书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广东干部任免 李锋任省政府秘书长
·李红当选为团安徽省委书记(简历)
·北京市发布近期重要人事任免信息
·河南交通厅原厅长受贿被判无期徒刑
·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给我们启示
·中共"反腐风"|放开二胎非官方口径
·组图:温故1942 重庆遭受疯狂大轰炸
·蒋介石国民党军队中反贪腐受挫内幕
·盘点:新一届中央委员65人当过知青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刘克利任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栾永玉任湖南大学纪委…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央视四个“平”形容中共新常…
3.【理论周刊】李克强的“改革”信号|2020年我…
4.赵乐际勉励新任市长:结合实际学习好贯彻好十八大…
5.李红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
6.湖南省委任免一批干部
7.杜瑞芝同志逝世
8.【党报早读】李发美任湖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9.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10.孙达良任益阳市委常委(图/简历)

  ·频道精选
张庆黎在涞水县悟空寺村宣讲十八大精神
张庆黎在涞水县悟空寺村宣讲十八大精神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召开 罗志军看望代表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召开 罗志军看望代表
 
·孙政才:宣传十八大精神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人民日报评论员:罗阳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网友热议《浅议领导干部的学识、见识、胆识》
·邹河任铜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图/简历)
·福建省委组织部关于何明华等3人的任前公示
·母亲受贿供女儿英国留学

社区论坛·网友声音
新一届常委参观《复兴之路》传递“三重信号”
新一届常委参观《复兴之路》传递“三重信号”
  朱德获"十大元帅"之首的基础靠何奠定?
朱德获"十大元帅"之首的基础靠何奠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传递正能量|不走“老路邪路”
·孙政才强调“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警示了谁
·贪官咋忏悔一念之差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还债局长”的“憨性”是党员干部的本性
·中共九大:主席力挺陈毅当代表,划去女儿李纳名字
·毛泽东参加十大惊险一幕|毛泽东后代为何不做大官?

·理论精粹
李克强谈“改革”释放哪些信息
李克强谈“改革”释放哪些信息
  央视新闻联播评“航母Style”走红引模仿潮
央视新闻联播评“航母Style”走红引模仿潮
 
·三养老险将可实现城乡衔接转换
·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立 20位成员赴全国宣讲
·秦宣: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热词·整治庸懒散奢:公务接待费半年降4成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周刊]李克强的“改革”信号|2020年我们收入多少?
资料中心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
开国将帅名录·永远的丰碑——革命先辈纪念馆
基础|党史大事记|党史上的今天|党章教程
会议|党的会议|历次党代会|政治局集体学习
文献|领导人文选|历史、当代文献|马列全集
事件|抗美援朝资料|海军博物馆|"五四"运动
专题|历次五年计划|反腐倡廉大事记|口号选编
图集|穿越90年·图说党史|90年90事|阅兵图集
视频|领袖文献片|共和国图像日志|《忠诚》
党史人物3D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