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桥》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蔡和森(1895—1931年),学名蔡林彬,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他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常人们只是注重蔡和森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在建党理论上做出的卓著贡献,而往往忽视他在研究中共党史方面所做出的伟大业绩。其实,早在1926年上半年蔡和森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时,就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作了《中共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后经向警予同志整理,油印成册,这一宝贵文献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共党史的著作。1927年3月22日,蔡和森在中共顺直(河北)省委改组及其各处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又作了《党的机会主义》的长篇报告,1928年7月发表在中共北方局的《顺直通讯》上。这个长篇报告,对大革命时期党内出现的右倾主义的历史作了详尽、生动和深刻的论述,是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文献。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蔡和森又一次发言(即《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讨论政治报告时的发言》),认真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正确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严肃地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1930年蔡和森撰写了《论陈独秀主义》的著名论文,深刻分析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这些报告和论文,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共党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研究我党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起到了奠基作用;同时也为研究整个中共党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本文拟就蔡和森对创立中共党史学的伟大贡献,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蔡和森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指出研究中共党史主要是为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导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为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
蔡和森在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共党史的著作《中共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研究中共党史的三个目的:第一,要想知道中国革命和我党的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只研究俄国人的经验与俄国党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明白我党的历史。第二,我党虽然年轻,成立不过几年,但是已经有了很多复杂的事实,而值得我们研究。第三,同志们都要做一个好党员,忠实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所以第一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如何明白呢?那就必须亲切的、深刻的知道党的历史。这三条都讲得极有见地。第一条强调研究党史对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性,不仅突出了党史研究的重要地位,也表现了蔡和森对总结党的斗争经验的高度重视。
第二条,强调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对党史的影响。蔡和森认为,单从西方革命活动的“经验”和工人运动发展史来看,至少经过二百余年的经济争斗才到政治争斗。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只有六年,就能引导中国工人阶级走到革命的政治争斗中来,并在“五卅”运动中领导中国工人阶级站在民族革命的领导地位。这证明中国共产党六年的工作已经超过了西欧几百年革命经验了。丰富的斗争内容浓缩于中国共产党简短的历史中,这本身就是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这三条着眼于党员教育。蔡和森认为党史是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合格党员的有效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