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键建议:“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
起草《决议》是实现拨乱反正、完成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客观要求,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党的战斗力,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客观要求。陈云为《决议》的起草和通过,作出了独特贡献。
(一)为《决议》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提出关键建议
1980年3月19日,邓小平同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提出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要求”、“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其中“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293页。)
在《决议》的起草和讨论过程中,争论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仍然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对此,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9页。)
为解决这个问题,陈云提出了关键建议。1981年3月,陈云在同邓力群谈话时说:“《决议》要按照小平同志的意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使大家通过阅读《决议》很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就需要写上党成立以来六十年中间毛泽东同志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因此,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有了党的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末,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陈云文选》第3卷,第283—284页。)
3月24日,邓小平去看望陈云,就《决议》起草问题交换意见。陈云向邓小平建议加写党的60年回顾。当初邓小平曾有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的设想(参见张金才:《邓小平首提〈历史决议〉要回顾建国前28年的历史》,《光明日报》2012年3月21日。),陈云的意见与邓小平的认识不谋而合。
陈云同邓小平交谈时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要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习毛泽东的哲学著作,还有马恩列斯的著作和历史。26日,邓小平将陈云的意见转达给《决议》起草小组负责人,指出:这些意见很好,请转告起草小组,并报告胡耀邦。《决议》中关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要写得更丰富、更充实,结束语中也要加上提倡学习的意见。(参见《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页。)这个意见,不仅对《决议》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吹响了新时期全党学习运动的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