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十年一剑——民国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始末

米艾尼
2013年03月26日08:33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失信的堂兄

  施从滨兵败之后不久,施家上下很快就离开了济南老宅。

  施谷兰未成年的弟弟、妹妹暂时被寄养在天津的亲戚家,她则和母亲一起暂留济南,安排善后诸事。

  “奶奶的母亲董氏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很老实,也很文弱。”施朝回忆道。

  母亲身体不好,又刚受到丧夫的打击,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到了施谷兰稚嫩的肩膀上。

  她遇到的最现实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生存,第二是如何复仇。

  家中横遭变故,很快就让一直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体验到了人情冷暖。施谷兰给父亲的老上级张宗昌递送了呈文,请求安排家人善后。张宗昌就在济南,却迟迟没有任何回复。

  走投无门之下,施谷兰决定带着母亲主动去会一会张宗昌。

  当这对孤儿寡母来到督办衙门门前的时候,一个披着绶带的副官傲气十足地挡住了她们,不让她们进门。

  施谷兰当即甩出一张父亲的名片,带着母亲昂头迈过了高高的门槛。

  她把早就准备好的呈文副本亲自交到张宗昌的手里,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抚恤金一次发清,施家全家就此迁居天津;

  二、破格提拔施中诚为团长,继承施从滨的事业;

  三、公费送施谷兰的两个弟弟施中杰、施中权去日本士官学校读书,造就人才,效忠国家。

  张宗昌认为施从滨被孙传芳杀害,也是他自己的耻辱,同时也怕施家后事料理不好给自己惹麻烦,所以这三个条件他当即痛快地答应了。

  施谷兰要求张宗昌提拔的施中诚,是她的堂哥。施中诚早年丧父,从小被施从滨养大,就像施谷兰的亲哥哥一样。

  一个文弱女子,想手刃杀父仇人势比登天还难,更何况孙传芳当时是手握大军的一方诸侯。施谷兰对张宗昌开出这个条件,是把为父报仇的期望寄托在了施中诚的身上。

  带着一笔救命的抚恤金和对堂哥的殷殷期盼,施谷兰一家人离开济南,在天津住下了。在她天津的闺房里,高悬着她亲笔抄写的《东海有勇妇》和《精微篇》,每天用李白和曹植的这两首诗,鼓舞自己复仇的斗志。

  起初,施中诚的表现似乎不会辜负一家人的期望。

  “在灵堂里,施中诚曾淌着热泪,跪在地上发了誓,将来要亲自提着孙传芳的头颅来祭奠伯父的亡灵。他还和堂妹商定,由施谷兰主内,他主外,同心合力把这个家支撑起来。”沈渝丽回忆说。

  当日历翻到了1928年,施谷兰觉得复仇的机会终于等到了。

  这一年的北伐战争中,孙传芳节节兵败,后来他又和奉系勾结,企图东山再起,但是在龙潭再一次被北伐军打败。

  显赫一时的孙传芳走上了末路,成了秋后的蚂蚱。

  此时,施中诚的仕途却是一路亨通,从团长一路荣升到烟台警备司令,手中握有重权、重兵,成了显赫一方的人物。

  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施谷兰认为复仇的大好时机到了,她奋笔疾书给堂哥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催促他赶紧开始实行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

(责编:孙琳、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