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中将与“三猛”铁军第二十三军
第二十三军前身部队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四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苏中、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著名大战、恶战,以“三猛(猛打、猛冲、猛追)”“三得(跑得、饿得、打得)”著称,每战皆硬仗,可谓是一支英勇善战的百战雄师。
第二十三军的源头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闽西、闽南及浙南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初期的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又称老四团),抗日战争中期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第一师第三旅,抗日战争末期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解放战争初期的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一师。该师下辖第一、第三旅。1946年11月,以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旅一部及华中军区特务团组建第二旅。1947年2月,第一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各旅分别改称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1949年2月,第四纵队改称第二十三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各师分别改称第六十七、第六十八、第六十九师。第六十九师第二○五团为著名的红军团,由新四军老四团演变而来。老四团抗战中曾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因屡立战功,被新四军军部授予“老虎团”的光荣称号。
陶勇和卢胜是第二十三军及其前身部队的元老。卢胜最初是闽南红军游击队的支队长,所以担任老四团首任团长;陶勇最初是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教导师师长,由延安派遣而来,所以担任老四团副团长。后来,陶勇升任团长,卢胜改任团政治委员。从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到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始终担任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一直到第二十三军首任军长;卢胜先是担任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后调出,在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时,又从师长、师政治委员当到纵队副司令员,直到第二十三军首任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中,第四纵队的战史、战绩亮点是:
苏中战役,在七战七捷中,陶勇所部作为华中野战军的两把锋利尖刀之一,一战泰兴,二战如南,三战李堡,四战丁堰,五战加力,五战五捷,首创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的纪录。
鲁南战役,在攻克枣庄战斗中,陶勇率部勇立首功,为取得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一师,俘敌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7700余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良崮战役,作为围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尖刀之一,活捉敌参谋长魏振钺,又不顾疲劳,和兄弟部队一起搜索残敌。
淮海战役,无论是在碾庄围歼黄百韬兵团,还是在陈官庄围歼杜聿明集团,第四纵队都成为整个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先后攻克国民党军团以上兵力守备的村落、据点达22个,俘获敌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
渡江战役,强渡之前,炮击耀武扬威向解放军挑衅的英国远东舰队,并给予英舰重创。强渡之时,作为第十兵团渡江第一梯队,在王坍港两侧登陆成功。接着,切断了沪宁铁路,进逼武进地区,占金坛,夺溧阳。随后,昼夜疾行,与第二十一军联手进入杭州,并保护钱塘江大桥免遭破坏。
上海战役,挺进松江,直插虹桥;最后总攻时,作为攻坚的三把锋利尖刀之一,强渡苏州河,攻占国民党政府造币厂和敌淞沪警备司令部,俘敌1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