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对新世纪国家安全利益不断延伸的新现实,提出
“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
军事任务能力”的新方略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形势概括地说是:原来的安全利益问题依然存在,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而新的安全利益问题又接踵而来。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在全球的利益越来越广泛和深化,中国的战略空间急需拓展,而世界上对中国不利的战略态势有增无减,比如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把60%的军事资源转到亚洲,在中国周边组织一系列多边、双边军事同盟;周边国家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疑惧与借重心态并存,既搭中国快车,又百般防范;一些国家对中国海洋权益的蚕食进一步公开化,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等等。中国周边群雄并起,各主要战略力量展开激烈竞争,能否争取相对有利的安全环境,构成了巨大挑战。
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最突出的新体现是:
国家利益超出传统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向海洋、太空乃至无形的信息空间扩展,这些领域的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传统的“领土边疆”,更延伸为国家利益发展的“利益边疆”。
台湾问题、民族问题给国家统一带来的威胁进一步增大。两岸关系尽管有所缓和,但在统一问题上却进展不大。台湾问题久拖不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腹之患。进入21世纪,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升级,出现系统化、纲领化、组织化趋势,他们丧心病狂地使用暴力恐怖手段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制造了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这样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对国家安全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恶性恐怖暴力事件。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出现了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的新趋势。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各国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各种安全威胁也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具有巨大摧毁能力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像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等,难以准确预测和防范,任何国家单靠自身的能力都难以应对,共同的安全威胁,推动了各国国家利益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既有对立对抗又有统一合作的新趋势。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7页。)他强调: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必须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科学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实现我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参见《人民日报》2011年3月13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和“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军事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内涵的进一步充实和外延的进一步拓展,反映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安全利益的不断延伸对新形势下国防军队建设的根本性和战略性要求。
这一方针强调我军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我军要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只有具备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其他军事任务才能有充分的能力基础。
这一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提高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和遂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国际维和任务的能力。把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科学筹划和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这一方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全面落实。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依据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安全战略思想,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谋求国家综合安全和世界持久和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安全。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国防军队建设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题,把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为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主线,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与有机融合,加快建立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深入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我军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