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杯”
毛泽东不仅重视科技,还有措施。
1931年6月,毛泽东又下令专拨一部电台用于侦察,此台不再负责通信工作。专职侦察台效率奇高,抄收了大量敌军电报。可是,敌军此时已经发现红军有了电台,开始使用密码电报。抄到电报看不懂,情报还是不准确,红军总部的谍报科长曾希圣整日琢磨破译密码。
1932年10月,红军设立二局,专职负责无线电技术侦察。一局作战,二局情报,这地位够高的。11月16日,二局破译第一份密码电报。
从此,在红军面前,敌军不再有秘密。毛泽东夸赞:“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里押宝,看得准,赢得了!”二局人员得意地说:“我们是搞‘宝杯’的!”
有了“宝杯”,红军作战更加主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朱德和周恩来按兵不动,等到二局侦获情报才突然出击,痛击敌军吴奇伟部。
失利引起警惕,蒋介石专门请外国专家编制密码“特别本”,可还是被红军破译了。1933年红军庆祝八一建军节,二局副局长钱壮飞绘制了一幅“百美图”,红军已经破译了100个敌军密码!1934年八一建军节颁发红星奖章,二局两人得奖,曾希圣二等,曹祥仁三等。红军优待技术人员,毛泽东每月津贴5块大洋,可技术干部王诤50块大洋!
与此同期,美国国务卿下令取消“黑屋”,从事密码破译的情报专家雅德礼下岗了。
搞情报也要重视科技人才。
“打着灯笼走夜路”
科技不是万能的,情报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准确的军事情报,并不能保证一定打胜仗,还需有运用情报的统帅。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了,“左”倾领导撤掉毛泽东的指挥权,只凭主观意志指挥作战,不重视情报。
被迫长征的红军内外交困,所幸,还没有走投无路。虽然上海的人力情报中断,但红军还有无线电技术侦察手段。此刻,二局正处于巅峰状态,敌军电报发一个抄一个,敌军密码出一个破一个。
突出重围,二局发现敌军部署的漏洞,红军从缝隙中钻出。
通道转兵,最高领导层争执不下,毛泽东靠二局情报说服大家。
情报最客观,即使是“左”倾狂热的人物,也不得不服从客观现实。熟悉二局的毛泽东用情报说服大家。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更直接指挥曾希圣侦察情报。
可是,毛泽东重新指挥的第一仗却没打好。土城战斗,进攻的红军被敌反攻,连总司令都提枪上阵了。幸亏二局在战场上侦获情报,敌军部署有变。毛泽东赶快下令撤出战斗,统帅意志也得服从情报。
毛泽东的权威再次受到挑战。打鼓新场之战,他主张不打,可其他人都主张打。孤立无援的毛泽东又靠情报说服了周恩来,说服了大家。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笔,30公里小范围内红军进进出出,硬是把敌军调开,腾出一周时间巧渡金沙江。这其中也有运用情报的奥妙。三渡时刻,敌军已经合围,红军找不到突围空隙。曾希圣用红军电台给敌军发报,冒用蒋介石的密码指挥周浑元和吴奇伟两个纵队让出通路。
万里长征,艰险无比,毛泽东指挥红军突出重围,从此确立统帅地位。
属下将领称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毛泽东笑道:“红军长征是打着灯笼走夜路。”
不说自己是灯塔,却说情报是灯笼,可见情报工作之重要。
不过,打这个灯笼,还须有得力之人。最高统帅,必须善于运用情报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