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贵鸣
中共才子胡乔木已渐行渐远。然而,他那博学深思的学人情怀,缜密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对中共党史乃至对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贡献和建树,却是学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当年,“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详尽地回忆他与胡乔木同为秘书身份的共事历程,借以缅怀胡乔木的秘书思想和秘书实践,讴歌胡乔木在党的秘书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功绩。在杨尚昆看来,胡乔木“他个人已经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融为一体了。这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乔木同志的地方”。作为胡乔木家乡的一名地方史志工作者,笔者有幸在他生前与之有过一段有关史志业务上的联系和交往,感触颇深。幼承庭训,有着修志家源 胡乔木(1912—1992),原名胡鼎新,1912年6月1日生于江苏省盐城县张本庄(今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张本村)。他的父亲胡启东因为追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见证了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革故鼎新”的壮举,遂为儿子取名为“鼎新”。
胡乔木的父亲胡启东,原名胡应庚,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自幼勤奋好学,善文工诗,年轻时中过秀才,后来积极参加反清运动。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被推选为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当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未成,窃取领导权的段祺瑞却又假冒共和,并利用日本“西原借款”贿选新的国会。胡启东等反段议员,拒绝段祺瑞的贿赂挽留,毅然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1922年,吴佩孚利用“法统重光”名义恢复旧国会,随后准备推举曹锟为大总统。胡启东与吴江籍议员王绍鏊等人,坚持先定宪法,后举总统,并共同组织宪社,以示决心。曹锟唆使军警,逼走大总统黎元洪,旋以5000银圆一票的代价收买国会议员。在部分议员屈从于威逼利诱的情形下,胡启东愤然离开北京。然而,当他抵达南京火车站时,又遭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部下的恐吓。面对特务亮出的匕首,胡启东不为所动,绝裾而去。终于,他因痛恶官场黑暗而告别宦途。
辗转返回盐城后,胡启东潜心致力于家乡的教育、水利及社会公益事业。1929年至1936年,胡启东在家乡主纂《续修盐城县志稿》14卷(人称《胡志》)。该志不仅在体例、内容上较前志有所创新,而且属文繁简适度,语言通俗流畅;一事之出,一典之来,必力求翔实,对人物的臧否尤为郑重,表现出编纂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其结构形式及许多篇章内容,深得方志学者的赏识。
胡乔木自幼能文善诗、才华出众,并且潜心好学、勤于思考,后又热衷于传统的地方文史和地方史志,这与父亲醉心文史、严谨修志的熏陶和影响不无关系。胡乔木的中学同窗乐怡然曾这样评说过胡启东、胡乔木父子:“胡老先生的道德文章和爱乡爱国的正气风范向为县人所敬佩。乔木幼承他父亲的训教与熏陶,养成了潜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奠定了比较好的文史知识基础,并具有较强的组织文字的写作能力。乔木一生爱好诗文,富有‘杜甫式的’诗人气质和中国传统文人的优秀品德,当也是从他父亲那里一脉相承而成为自己的特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