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锋
运用战术斗智斗勇
在空战中,郑少愚还率领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斗智斗勇。当日军以侦察机和轰炸机进行战术配合,以侦察机监视我机行动,往往在我机油耗将尽,返场加油时,指导轰炸机进入空袭目标这一战术,我空军派出专门的飞机对付日侦察机,打掉其耳目。或引诱日侦察机做出错误的判断,发出错误的信号,设立陷阱,围歼日机。
日机曾针对我机高空吸氧装备落后这一特点,多次从高空对重庆进行轰炸,让我机在低空“望机兴叹”。为此,我空军积极改进其装备,使日机拥有的这一优势丧失。日方资料记载:“最初,中国战斗机的吸氧装置只能在5000米左右高度生效,这样,对保持在6500米投弹高度的日机不能构成威胁,后来,中国战斗机改造了吸氧装置,在7500米高度也能吸氧,可以从中型攻击机编队的上空发起攻击,这是造成日机频频损失的最大原因。”
1940年6月,在日军实施“101号作战计划”期间,其海军航空部队被击落飞机5架,在空战中有97架飞机中弹,被地面炮火击中的有57架。其陆军航空部队有4架轰炸机、2架侦察机被击落,67架飞机中弹。“随着作战的激烈化,损失率已经从可允许范围发展到碍难允许的境地。”
郑少愚还运用中国空军自己发明的新技术,来打击日本空军,并取得较佳的战绩。
1940年8月11日12点18分,重庆市防空司令部向全市发出空袭警报,有日机来袭。同一时间,中国空军的第1批飞机7架霍克Ⅲ,由第22中队副队长范金函率领,从广阳坝机场升空。12点25分,郑少愚驾驶2326号E-15战斗机,率主力部队16架E-15战斗机从白市驿机场起飞。中午1点45分,第24中队副队长龚业悌率6架E-16战斗机第3编队,从白市驿机场起飞。
1点56分,日机90架分两批会合飞抵北碚,企图以大编队同时进入市空投弹。在向目标航行的过程中,正前方高空突然出现了6架中国空军的飞机。这是由郑少愚率领的特别小分队,队员全由第4大队一批空战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组成,他们是高又新、郑松亭、王广英、柳哲生、洪奇伟等人。正当日机纳闷,这6架中国飞机为何不向他们发动俯冲进攻,而是缓慢在他们正前方上空飞行,像什么都没有发现时,这6架飞机突然丢下一批带降落伞的东西,立即离去。当日机群飞近,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时,这些东西就在日机群中爆炸。原来,这些带小型降落伞的,是由昆明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教官阎雷发明的“浮游炸弹”,专门用于在空中对付敌人的轰炸机群。
突如其来的爆炸打乱了日机的编队,我机乘势发动攻击,当即击落日机1架,并追敌至石柱上空,又击落1架。是役,我机被日机击中子弹者也有8架,第21中队队员蓝锡芳在空战中肩部中弹,手指受伤。中弹飞机最多的是由第23中队队员温炎驾驶的2328号E-15战斗机,中弹20发,足见当时空战场面之激烈。
9月13日,郑少愚驾驶2101号E-15战斗机,率25架E-15、9架E-16,共计34架战斗机,由遂宁赴重庆拦截敌机。返航途中,突然遭遇日最新式战斗机——零式战斗机的埋伏和攻击,损失惨重。中国的苏制战斗机在日本新式战斗机面前,几乎无还手之力。在空战中,郑少愚虽手足皆受弹伤,但仍奋勇迎敌,援救友机多架,战斗结束,掩护各机飞返遂宁。
至此,重庆空战暂告一段落,中国空军撤至川西地区避战。
推荐阅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