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月,四位年轻人在被围起来的天安门城楼前留影。(闫树军供图)
1969年的天安门留影。此时,重建天安门城楼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
天安门大“体检”时发现的炮弹洞。(闫树军供图)
1970年“五一”,一家人在天安门前留影。她们身后是刚刚重建的天安门城楼。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是每个中国人最熟悉的儿歌,也是真挚朴素的情感表达。天安门,是北京乃至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建筑。
若要问起天安门建于何时,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回答。标准答案是,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15年,即公元1417年。但现在矗立在祖国心脏位置的天安门,精确的建筑时间是1969年12月到1970年4月。
这段时间里,天安门被罩在一座当时世界最大的大棚之内,拆除、重建的浩大工程紧张进行。每天沿着长安街上下班、从天安门脚下路过的北京市民,哪怕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的员工,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座建筑竟然经历了一次拆除、重建的过程。仅仅112天,曾经年久失修、不堪重负的天安门变成了焕然一新、装备现代的全新建筑。
在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在无数人的眼皮底下,天安门不为人知地涅槃重生。 直到今天,天安门的这次重建工程仍鲜为人知。
“消失”的天安门
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最标准的天安门留影构图。记者眼前的这张照片就是如此,四个年轻人处在画面中央,只是他们的身后,熟悉的天安门不见踪迹,而是一座巨大的席棚。
这张摄于1970年1月的黑白照片,是天安门纪念品收藏和研究专家闫树军最宝贝的照片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闫树军收藏的天安门照片已有20000多张,却对这张看不到天安门城楼的留影情有独钟,他说:“这是40多年前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之一。”
按照天安门重建工程的工期推算,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天安门应该刚刚拆除不久。照片中的四位年轻人不会想到,他们的这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天安门广场没有天安门的瞬间。他们和绝大多数被那座席棚遮挡视线的人们一样,只是把那种遮挡当成天安门的一次维护修缮。
殊不知,席棚之内正在进行的,是天安门整个拆除重建的巨大工程。
那时的天安门,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修缮就能维护好的了。到上世纪60年代,历经几百年风霜岁月和数次自然灾害的天安门城楼,建筑结构已严重损坏变形。参与当年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的大木作师傅孙永林的回忆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读来令人心惊:“1965年9月中旬的天安门检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天安门城楼的明间西次间前围金柱(此柱直径1米、高12米)10米处柱髓心糟朽,直径已达80厘米……”
这并不是天安门城楼第一次重建,也不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第一次大修。
始建于明朝永乐15年(1417年)的天安门城楼,是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建造的,故最早命名“承天门”。时隔40年后的1457年,承天门遭受火灾,城楼被烧毁,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重建了承天门。
谁料,1644年李自成进京,一把火烧掉了北京城九门城楼,承天门也再次毁于火海。1651年,清朝顺治皇帝在承天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建后的城楼变为今天人们熟悉的宽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式顶城楼,象征“九五至尊”,名字也改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天安门城楼自然没有保佑清王朝永远“安邦治国”,事实上,就连城楼自身也在近代史的兵火战乱和时代动荡中变得破旧不堪。
1949年夏秋之际,为迎接开国大典,北平市政部门对天安门城楼多年来积存的鸽粪、蒿草等污物进行了清除,对破损的砖瓦、门窗等构件进行了简单整修。据闫树军介绍,当时仅城楼上清理出来的鸽粪就运了几车。
1952年,北京市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较全面地修缮天安门城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大修。这次大修主要更换了破损的门窗和个别已经腐朽的梁木,重新绘制了屋顶梁桥和天花藻井上的彩绘。此外,还在城楼两侧各新建了厕所一栋,在西北角城台入口处加设了电梯一部。
大修之外,天安门城楼每年的小修小补也从未间断。上世纪60年代初,孙永林就开始参加天安门城楼的例行安全检查和加固维修工作。每年“五一”和“十一”之前,他都要提前一个月进驻天安门,4月30日和9月30日晚上再离开。他的回忆文章中提到的糟朽空心的大柱子,就是1965年国庆前夕发现的。时间紧迫,为保证1965年国庆节的城楼安全,北京市特意调来4根长达10米的450号槽钢,加固支撑已经糟朽的柱子。
检查过程中,孙永林还发现,天安门城楼的中脊檩居然多处使用了旧杨木材。这种木材材质非常差,连一般百姓的民房都不使用,为何却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要害部位?闫树军说,可能是清朝末年国力衰竭,国库虚空,只好拿劣质木材用于修缮,也可能是当年负责修缮的工匠偷工减料……无论是何种原因,屋脊上的劣质杨木,都意味着极大的危险。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北京地区,天安门城楼的损坏变形更甚,加剧了天安门城楼的危险程度。同一年,由于“文革”的发生,天安门城楼的使用频率变得更高。工作人员不得不用更多的铁箍、钢材进行加固,以至于城楼内部负重累累,当时的一位技术人员直言:“加固用的铁件之多,甚至超过了楼顶自身的重量。”
不间断的小修小补已经无法根治“病体沉疴”的天安门城楼,一场彻底的大修迫在眉睫。
为保证城楼安全使用,1969年,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照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作为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天安门一砖一瓦都干系重大,不能擅动,更何况是拆除重建。闫树军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而且中苏关系也比较紧张,重建天安门城楼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外人获知天安门重建会做出怎样的理解极为敏感。因而,天安门重建工程被定为“秘密翻建”。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机密,施工期间整个城楼被围了个严严实实。
于是,这段时间的天安门留影中,天安门城楼的位置都是一座巨大的席棚。天安门不为人知地“消失”了。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