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与山东战场【3】

茅永怀 曹骅 茅沄沄

2016年06月08日07: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运筹帷幄,英明决策,积极组织大歼灭战

抗日战争后期,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过连续攻势作战和大反攻,解放了山东绝大部分地区,成为敌后最强大的根据地之一,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此为基础,山东成为我党我军进军东北的主要出发基地和粉碎国民党向北推进、发动全面内战的战略前沿阵地,同时成为决定今后敌我力量对比、时局转换的关键地区之一,从而为实现我党由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作出了其他根据地无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1946年6月底,蒋介石对解放区悍然发动全面进攻,山东成为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地区之一。毛泽东也因此更加关注山东解放区的巩固和战局的发展。

战争初期,敌强我弱。但是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到同年12月,歼灭国民党军34万余人,国民党军则以巨大的人员伤亡为代价占领了解放区的110余座城市。

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毛泽东指示山东部队“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实施内线歼敌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山东军民在胶济线和鲁南地区连续取得反击敌人进攻的胜利,仅仅半年时间,华东军民就歼灭国民党军16.6万余人。这些胜利,鼓舞了山东军民的斗志,阻滞了国民党军的进攻速度。

12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取得宿北战役的胜利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于18日辰时(7-9时)致电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在祝贺宿北战役取得胜利的同时,又向他们提出下一步的任务,那就是集中主力进行鲁南战役。毛泽东在电报中要求:“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

1947年1月4日,我军取得鲁南战役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军会攻临沂的战略计划。

毛泽东认为,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争取更多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时主要要靠华东、晋冀鲁豫两大主力的协同作战。因此,他要求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积极寻找战机,打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

鲁南战役后,华东主战场移向山东。国民党为彻底解除华东野战军(由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而成)对南京的威胁,同时,企图以军事胜利影响将要召开的涉及中国问题的美英法三国外长会议,遂于1947年1月下旬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妄图迫使华东野战军在临沂附近与之决战,进而完全占领山东解放区。

对此,毛泽东、中央军委与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多次就作战方案进行电报沟通。毛泽东指示,宜在鲁南诱敌深入打歼灭战。

华东野战军首长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心放手诱敌北进至临沂外围地区予以各个歼灭,同时做了保卫临沂的准备。

正当南线敌人迟迟不为我华东野战军引诱和调动之际,是“保卫”还是“放弃”临沂就面临最后的抉择。

密切关注鲁中南战场形势的毛泽东,在反复阅读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几天内频频发来的战情报告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华东野战军最后决定作战方向奠定了有力的依据,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2月4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给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目前敌人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进占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华东野战军挥师北上,中共中央华东局也主动撤出临沂。正当敌人为占领临沂、为“临沂大捷”所陶醉时,华东野战军以优势兵力,将国民党军李仙洲部歼灭于莱芜,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南北会师侵占整个山东的计划,打乱了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的部署,为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针对蒋介石继续把战火引向解放区的图谋,毛泽东、党中央又作出了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和在数量上超过敌军,就立刻转入全国性反攻的重大决策,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阳谷渡过黄河,展开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同时指示华东野战军迅速确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在外线积极歼敌,全力配合刘邓大军的外线作战。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抓住战机,积极实施外线出击,取得了沙土集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外线出击初期的被动局面,从而有力配合了刘邓和陈谢大军在中原的展开,积极策应了内线兵团在山东的作战。

1947年8月,国民党军为截断我军的国际交通线,迅速结束山东战事,以便移兵他用,蒋介石决定以胶东为作战目标,集中兵力,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25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就集中兵力于胶东内线作战与集中兵力在胶东外线作战两种方案的利弊报告毛泽东,请毛泽东电示。

当日,毛泽东即致电饶漱石、黎玉,并告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蒋介石似乎判断我主力必守胶东,企图……吸引我主力进入内线后……加以封锁……蒋介石必在胶东方面力求速决,以便抽兵。因此,我们完全同意你们以一部位于内线,以主力(二、七、九纵)位于外线,以利持久之方针。只要许、谭率三个纵队位于外线(诸城一带),寻机打一二个小胜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敌即不敢向胶东深入,胶东大部至少一部即可保全。”

毛泽东的电报一锤定音,此后又多次电示华东野战军和中共中央华东局,果断地决定要东线兵团应以一部位于胶东内线阻击,主力位于外线待机歼敌,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保卫胶东解放区的作战方针得以确立。在毛泽东、中央军委的英明指挥下,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和胶东解放区地方武装在历时5个月的胶东保卫战中,以主力一部和地方武装节节抗击、杀伤进犯的国民党军,主力则避其锋芒,时分时合,创造战机,选择孤立冒进的敌人加以歼击,并结合围点打援,共歼灭国民党军6.3万余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大大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形势,有力地配合了刘邓、陈粟、陈谢三军开创中原解放区的作战。

从1947年8月至1948年7月,我军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对敌决战态势基本形成。基于战局的发展,毛泽东又将解决攻克大城市难题的战略意图转向山东济南,果断作出了攻打济南的重要决定。

为打好济南战役,毛泽东亲自审定作战方案,前后共发出近20封电报,从战略运筹到战役部署的方方面面完成了对济南战役的基本决策,明确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攻济打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电示,在参战部队纵队以上领导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的作战原则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就在部队即将攻城时,即9月22日早晨,毛泽东又给华东野战军首长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去一封短电,要求布置多层堵击力量,防止王耀武率其死党突围出逃。

事态的发展果然未出毛泽东所料,济南城被攻克后,王耀武从设在大明湖北岸地下室临时指挥部的暗道中化装潜逃。由于华东野战军和中共中央华东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事先部署民兵、公安干警和群众实行联防警戒,“节节堵击”,王耀武终在寿光被抓获。

济南战役从9月16日我军发起全线攻击,到24日攻克济南城,前后不到10天,而攻城作战仅用了2天。正应了毛泽东提出的“争取10天内外夺取济南”的设想。

在指挥山东我军对敌作战的同时,毛泽东还对山东各项工作给予了许多指示。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山东党组织顺利完成了土改、生产、支前、救灾和各项建设任务,使山东解放区成为华东战场人力、物力、兵力的重要基地,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巩固后方,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由于毛泽东心系山东、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对山东战场的态势和发展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和智慧,才使山东战场的胜利为夺取全国军事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干部、中共大丰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雅力留学咨询公司职员)\

频道精选


毛泽东如何创造朝鲜战争胜利奇迹

毛泽东“亲点”罗瑞卿大将为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长

哪位开国上将被誉为“华野名将,学府高师”

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万红军与四十万敌军的生死较量

少共国际先锋师的铁血岁月:这里走出23位开国将军

毛泽东为哪所学校题词十多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