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云的文化人情怀【3】

蒋永清

2016年06月17日08: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擅写文学作品的“行家里手”

鲜为人知的是,陈云还是擅写文学作品的行家里手。少年陈云学业优秀,天资聪颖。他记性好,在私塾启蒙阶段就能把《古文观止》的名篇倒背如流。他酷爱评弹,一场场人间悲欢离合的民间故事,滋养着他的文思情感。在商务印书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将那里“全部‘童话’‘旧小说’‘少年丛书’都看了”。在领导农民暴动中,他把《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中的故事用在开展宣传活动中。他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根底,有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

陈云的文学创作体现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颂的两篇作品:《随军西行见闻录》和《一个深晚》。

《随军西行见闻录》是他在莫斯科期间,假托一个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廉臣”的口吻,向世人第一次生动记述红军长征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品3万多字,1935年9月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次年在国内出版不同版本,1985年在《红旗》公开发表。

这部作品文笔优美、刻画细腻、情节生动。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毛泽东、朱德以及一批红军将领的生动形象;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写成一段段红军与当地反动派斗争的“趣事”,红军的机智、乐观与敌方的无能、懦弱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饱满的笔触,描绘了充满奇异民族风情的西南风土画卷,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对毛泽东,他描写道:“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而朱德“一望而知为武人,年将五十,身衣灰布军装,虽患疟疾,但仍力疾办公,状甚忙碌。我入室为之诊病时,仍在执笔批阅军报。见我到,方搁笔。人亦和气,且言谈间毫无傲慢”。寥寥数笔,将毛泽东的睿智谦和、朱德的威武勤政生动地传达给读者。

这部作品传播广泛,影响很大。一些地下党的老同志仍清楚地记得一位名叫廉臣的医生写的红军长征的那本书,它成为不少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动力,它以其独特的生动的视角、风格和文字,耸立于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唯一和鲁迅有过当面接触的领导人。他对鲁迅推崇备至。在上海地下党工作时期,身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的陈云,受党组织委托,为将瞿秋白、杨之华从鲁迅家中接出转移到别处,曾同鲁迅有过短暂的见面。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后,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的陈云悲痛不已,《一个深晚》就是他为悼念鲁迅而记述那次会面的优美散文。文章不长,发表在《救国时报》第64期上,署名“史平”。短短1600多字,深情饱满,笔调质朴,娓娓道来,白色恐怖下的紧张气氛与鲁迅的温和关切、庄重忧虑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当我读了报纸上鲁迅病卒的消息时,我脑子里一阵轰轰的声音,坐在椅子上呆呆的出神了几分钟,那身穿灰布棉袍、庄严而带着忧愁脸色的鲁迅立刻在我脑子里出现,似乎他还在对我说:‘深晚路上方便吗?’”

此文1980年5月3日在《人民日报》再次刊登。

陈云还创作过其他文学作品。1941年11月1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他的纪实小说《青抗先摸鬼子》,作品细致地描写了晋察冀9位青年抗日先锋队员,深夜到定县火车站消灭7个日寇、夺取武器弹药的故事。作品文笔流畅、情节生动,热情歌颂了敌占区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善战的事迹。

1935年,陈云假借一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的口吻,写下《随军西行见闻录》,宣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频道精选


毛泽东如何创造朝鲜战争胜利奇迹

毛泽东“亲点”罗瑞卿大将为新中国首任公安部长

哪位开国上将被誉为“华野名将,学府高师”

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万红军与四十万敌军的生死较量

少共国际先锋师的铁血岁月:这里走出23位开国将军

毛泽东为哪所学校题词十多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陈云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