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劉伯承決戰淮海:調虎進山 關門打狗

國防大學編寫組
2012年11月30日09: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從12月4日起,進入殲滅黃維兵團的最后階段。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精細地計算了敵人兵力損耗的情況,判斷除被殲和起義外,隻有第十一師尚較完整,別的均殘破不堪。於是決定使用總預備隊華野第七縱隊、第十三縱隊,並調來華野特種兵縱隊一部,展開總攻。劉伯承特別強調攻擊陣地的編成和火力組織。他指出:“陣地的編成必須是無數的交通壕和地堡網,或單人的散兵坑(為防止敵炮火及坦克的摧毀,單人散兵坑比地堡更為適用),平行和縱橫交織地從四面八方向敵人陣地前進,我們的工事迫近敵人愈近,就愈易奏效和減少傷亡”,“攻擊的火力必須集中和嚴密分工”。根據敵人的防御態勢,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決定以陳賡指揮第四縱隊、第九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為東集團,先殲滅雙堆集以東之敵。以陳錫聯指揮第一縱隊、第三縱隊及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為西集團,殲擊雙堆集西北之敵。以王近山、杜義德指揮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為南集團,殲擊雙堆集以南之敵。其中以東集團為重點,求得先攻佔楊圍子、楊庄、沈庄等地,將敵防御體系打破,並使黃維兵團部所在地之核心陣地完全暴露於攻擊部隊的火力威脅之下。

12月5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下達了對黃維作戰總攻擊的命令:

(一)敵黃維兵團經我半月作戰,已損失總兵力至少三分之一,戰斗部隊至少損失五分之二,其主力十八軍(包括十八師)亦已殘破,這是我各部隊英勇作戰的結果。

(二)根據總的作戰要求及當面實際情況,頒發命令五條如下:

甲、從明日午后4時半起開始全線對敵總攻擊,不得以任何理由再事延遲。

乙、陳賡、謝富治集團務殲沈庄、張圍子、張庄地區之敵,陳錫聯集團務殲三官廟、馬圍子、許庄地區之敵,王近山、杜義德集團務殲雙堆集以南玉王廟、趙庄及以西前周庄、周庄、宋庄之敵,並各控制上述地區,然后總攻雙堆集,全殲敵人。

丙、總攻戰斗發起后應進行連續攻擊,直到達成上述任務為止,不得停止或請求推遲。

丁、各部應不惜最大犧牲保証完成任務,並須及時自動地協助友鄰爭取勝利。

戊、對於臨陣動搖貽誤戰機的分子,各兵團各縱隊首長有執行嚴格紀律之權,不得姑息。

(三)本命令用口頭直達連隊。

命令傳到部隊,指戰員們歡呼雀躍。最后圍殲黃維兵團的時機終於到來了!

12月6日16時30分,發起了總攻。各集團依靠周密的偵察和嚴密的組織,利用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充分發揮步炮協同的威力,向雙堆集四周展開猛烈的攻擊。敵人仍然作拼死的抵抗。6日晚至7日晨,解放軍先后攻佔雙堆集周圍的李圍子、李土樓、小周庄、宋庄、東馬圍子等地,剝開了敵防御體系的第一層外殼,把戰線推向敵人核心防御陣地。此后,各縱隊普遍採用晝停夜攻的方法,避開敵人的火力,發揚近戰夜戰的特長,逐日取得了進展。敵人則在白天組織反擊,以成團成營的兵力,在坦克、炮兵和空軍的掩護下,四出平毀交通壕。但密如蛛網的交通壕從四面八方伸向敵人陣地,即使部分遭到毀壞,很快就被修復。12月9日,劉伯承指出:“敵現集於上千的地堡網內,故我隻能穩步前進,隻要交通壕迫近,加上密集炮火,必能成功。”各攻擊部隊根據這一指示,加強近迫作業,把交通壕盡可能延伸到敵人的陣地前沿,針對選好的攻擊點,集中兵力兵器,一鼓作氣壓向敵人,往往取得成功。依靠這種穩步前進的戰術,提高了殲敵效果,減少了自己的傷亡。11月10日,在南集團的強大打擊下,敵人第八十五軍第二十三師殘余部隊在該師師長黃子華率領下投誠。敵人軍心更加動搖。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