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悲劇

解密:紅七軍團的悲劇命運 與中革軍委的五個錯誤決定

劉志青
2013年01月16日08: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經過閩侯、北嶺、桃源三次惡戰,紅七軍團傷病員多達七八百人。天氣炎熱,缺醫少藥,傷病員得不到及時救治,部隊天天減員。桃源戰斗后,紅七軍團派人多方尋找閩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11日,紅七軍團與閩東中共連羅(轄連江縣、羅源縣)縣委取得了聯系。當天,尋淮洲會見連羅縣委宣傳部部長陳元,要求配合救護、轉移紅七軍團傷病員。

軍團長尋淮洲與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商量,尋機攻下羅源縣城。13日晚,紅七軍團發起了攻打羅源縣城的戰斗。尋淮洲和粟裕指揮部隊兵分三路乘黑夜直奔指定地點,同時發起攻擊,不到兩小時,戰斗結束,全殲國民黨軍10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紅七軍團打開監獄,救出被關押的革命同志和無辜群眾40多人。

在攻佔羅源縣城的當天,紅七軍團為繼續執行北上任務,即把據守任務交給了閩東紅軍第十三團。紅七軍團繼續向福建寧德縣(今寧德市)開進。

得知紅七軍團北上,寧德縣守敵惶惶不可終日。國民黨寧德縣縣長朱化龍急電馬江要港司令部,請求緊急支援。16日,朱化龍宣布寧德縣城戒嚴,國民黨軍馬江要港司令李世甲調一個營前往協助防守。軍團長尋淮洲和參謀長粟裕派人偵察寧德縣城的地形和敵情后,決定以小分隊佯攻寧德縣城,大部隊乘天黑進抵寧德縣城以西的洋中。17日,鑒於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前鋒尾追而至,紅七軍團主力轉移至寧德縣扶搖鄉。這是閩東的小游擊區之一,有中共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根據中革軍委的指示,紅七軍團主力在扶搖鄉休整兩天。

19日,紅七軍團主力在扶搖鄉向導帶領下,實施聲東擊西戰術,以一部兵力佯攻霍童,主力進抵寧德縣赤溪的陽谷、夏村、桃源一帶。在赤溪陽谷村,紅七軍團與閩東紅軍第二團及活動在當地的三四十名赤衛隊員勝利會師。紅七軍團主要領導人一起會見了中共閩東特委和紅軍第二團的負責人葉飛等人。

紅七軍團主力在陽谷村休息半天后,繼續北上。20日,紅七軍團主力進抵福安縣(今福安市)穆陽鎮。該鎮內駐扎有國民黨保安隊、民團后備隊,共有800余人。經過周密准備,紅七軍團將敵人全部消滅。

24日,中革軍委命令紅七軍團繼續北上,立即向福建壽寧縣、浙江慶元縣開進。這時,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先頭部隊已尾追至穆陽鎮對岸,對紅七軍團實施隔岸開火。軍團長尋淮洲組織密集火力阻擊,將敵人擊潰。然后,在穆陽鎮向導帶領下,取道福安縣南溪、曉洋,向北挺進。26日,紅七軍團翻越閩浙交界處的洞宮山,抵達慶元縣尤溪鄉蕩口村一帶。

28日,紅七軍團向慶元縣城挺進。國民黨慶元縣縣長張致遠聞訊,急忙派親信率獨立分隊防守縣城附近的周墩。粟裕經過偵察分析,以一個連的兵力猛攻敵人碉堡,守敵四散潰逃,紅七軍團順利進入慶元縣城。

這時,國民黨正在調兵遣將,准備對付紅軍北上。浙江保安處處長俞濟時自知浙西南兵力單薄,請求蔣介石將駐守福建浦城縣的浙江省保安第三團調回慶元縣。30日,該團開回浙西南,與浙江麗水縣(今麗水市)保安警察大隊、慶元縣保安團會合,並企圖奪回慶元縣城。當天下午,紅七軍團主力在慶元縣竹口與這三股敵人相遇。紅七軍團打垮了敵人的阻截。

9月2日,紅七軍團從慶元縣撤離,繼續北上。5日,紅七軍團進入浦城縣古樓地區。這裡是閩北蘇區的游擊區,是閩浙贛蘇區的一部分,領導人為黃道。

自閩侯戰斗后,紅七軍團一路行軍作戰,一直未得到休整。軍團長尋淮洲建議:一、紅七軍團就地進行短暫休整,總結經驗教訓,補充一些戰士。二、依托閩北蘇區打一兩個大勝仗,更大規模地發動群眾,發展游擊戰爭,把閩東、閩北連成一片,繼而把浙南條件較好的慶元縣連接起來,創造更大的局面,然后跳躍式地向贛東北、浙西、皖南發展。粟裕、劉英同意尋淮洲的意見,但隨軍中央代表曾洪易表示反對。軍團政治委員樂少華機械地執行中革軍委指示,堅決主張立即北上。於是,曾洪易、樂少華、尋淮洲分別向中革軍委發電報,陳述各自的主張。中革軍委對曾洪易的主張予以批駁,對尋淮洲的主張予以批評,對樂少華的主張予以支持。在給紅七軍團的回電中,中革軍委指出:“擬於閩北蘇區休息,這恰合敵人的企圖,因敵人企圖阻止你們北進。”這是北上抗日先遣隊進軍途中,中革軍委作出的第二個錯誤決定。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