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錯誤決定
1934年11月18日,紅十軍團第十九師從江西德興縣鳥如墩出發,向浙皖贛邊進發。第十九師突然出動,國民黨軍始料不及,慌忙調兵遣將前堵后追。
23日,第十九師抵達浙江淳安縣白馬地區。紅七軍團兩個月前曾途經此地。鑒於此,尋淮洲決定利用有利地形,給尾追之敵以狠狠打擊。當天早晨,兩架國民黨軍飛機飛臨白馬上空偵察,未發現紅軍任何蹤跡。浙江保安縱隊副指揮蔣志英率領兩個團,大搖大擺地尾追而至。第十九師一部居高臨下以猛烈火力壓制敵人,一部從左、右兩翼包抄。經幾小時激戰,取得了勝利。
29日,第十九師進入浙江分水縣(今分屬桐廬縣和富陽市)。分水縣城(今桐廬縣武盛鎮)地處浙西山區,距離安徽休寧縣屯溪鎮80公裡,距離杭州市不到100公裡。第十九師計劃迅速攻克分水縣城,然后佯攻杭州市,以聲東擊西戰術鉗制敵人兵力,乘機越過杭徽公路(杭州—黃山),進軍屯溪鎮,威逼安徽蕪湖縣(今屬蕪湖市),震懾南京市。分水縣縣長鐘詩杰惶恐不安,緊急請求上級派兵。俞濟時令國民黨軍補充第一旅旅長王耀武,立即率所部增援。11月30日,第十九師師長尋淮洲、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聶洪鈞、參謀長王如痴研究決定,鑒於敵人兵力變化,放棄攻打分水縣城計劃,立即轉移。國民黨軍補充第一旅尾追至金子山一帶,企圖居高臨下將紅軍第十九師一舉殲滅。第十九師以一部佔領金子山對面的鳳凰山鉗制敵人,以一部從金子山正面發起強攻,以一部繞到金子山側背突襲。經過一晝兩夜激戰,第十九師取得大捷。
12月6日,紅十軍團第十九師進入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安徽旌德縣境,並迅速攻佔旌德縣城。7日,紅軍第十九師離開旌德縣城,經安徽涇縣、宣城縣(今宣城市)之間北上,威脅蕪湖縣,震懾南京市。
就在此時,紅十軍團突然電令第十九師回師黃山,與第二十師、第二十一師會合。原來,在第十九師從閩浙贛蘇區出發后不久,中央軍區就電令紅十軍團:根據敵人對閩浙贛蘇區“圍剿”日益嚴重的形勢,紅十軍團立即率領第二十師、第二十一師轉到外線,同第十九師會合,在浙江開化縣、遂安縣、衢縣、常山縣之間集結兵力,爭取以運動戰消滅敵人,創建浙皖贛邊新蘇區。紅十軍團放棄根據地,全部出動到外線作戰,使閩浙贛蘇區反“圍剿”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這是北上抗日先遣隊進軍途中,上級作出的第五個錯誤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