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放軍王牌軍功勛榜——第三野戰軍

■ 歐陽青 
2013年05月06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滕海清中將與蘇北虎師第二十一軍

第二十一軍前身部隊為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二縱隊在解放戰爭期間經歷了宿北、萊蕪、孟良崮、南臨、膠東、濟南、淮海、渡江戰役等著名的大戰、惡戰,攻守兼備,特別是防守能力很突出。

第二十一軍的源頭是抗戰爆發后組建的新四軍第二師和第四師的主力部隊。其中新四軍第二師的前身第四支隊是由“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紅二十八軍改編的。而新四軍第四師則是著名的彭雪楓部。1945年10月,這兩個師的主力被編為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下轄第四、第五、第九旅。韋國清任縱隊司令員,趙啟民任縱隊政治委員。1946年6月,趙啟民帶第五旅改屬淮南軍區建制。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四、第九旅與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的三個主力團合編,改稱為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原第四、第九旅改稱第四、第六師,原第九縱隊的三個主力團改稱第五師。滕海清前期任第二縱隊的旅長和師長,后期任第二縱隊司令員和第二十一軍軍長。

1949年2月,第二縱隊改稱第二十一軍,屬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各師分別改稱第六十一、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師。

第六十一師是著名的紅軍師,從大別山紅二十八軍發展而來﹔第六十一師第一八一團、第一八二團是著名的紅軍團,由原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七、第八團(又稱老七團、老八團)發展而來。

解放戰爭中,第二縱隊的戰史、戰績亮點是:

宿北戰役,韋國清第二縱隊先是直插敵側后,由東向西攻擊﹔張震第九縱隊分別在兩個方向上阻擊。最后總攻時,韋國清和張震兩部作為攻擊的兩把尖刀,將國民黨軍整編第六十九師主力包圍在人和圩地區,與兄弟部隊在打退了整編第十一師多次增援的同時,頑強攻擊,全殲被圍之敵,整編第六十九師師長戴之奇自殺。

魯南戰役,韋國清第二縱隊和張震第九縱隊,在蘇北方向完成了阻擊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第七十四師及王牌第七軍、整編第二十八師等部北進的任務。

白塔埠戰役,合編后的第二縱隊單獨攻殲國民黨軍第四十二集團軍,殲敵5000余人,生擒隻當了10天集團軍總司令的郝鵬舉。

萊蕪戰役,先與第三縱隊佯裝野戰軍主力,在臨沂以南採取寬正面部署,迷惑並阻擊南線國民黨軍。后從南線趕來參戰,部署於蒙陰地區,以防李仙洲集團向西南撤退。

南臨戰役,擔任攻堅,殲國民黨軍整編第十一師及主力整編第二十五、第六十四師等各一部,共1.6萬余人。

膠東保衛戰,在山陽庄反擊戰中表現出色,單獨攻堅,取得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四十五師一個旅5000余人的重大戰果。在膠高追擊戰中,一舉攻克高密。

淮海戰役,作為攻擊主力之一,在圍殲黃百韜兵團中,與兄弟部隊一起爭取敵第一○七軍軍長孫良誠率一個師投誠,並殲其一個師。接著,在徐州東南側擊邱清泉兵團。作為阻擊盾牌,在固鎮阻擊援敵,保障中原野戰軍圍殲黃維兵團。作為南線攻擊主力之一,參與總攻杜聿明集團的作戰。

渡江戰役,參加中突擊集團,作為第七兵團渡江第一梯隊,從右起掃帚溝左至下八甲一線渡江。在江南千裡大追擊中,先頭部隊第六十一師翻山越嶺,穿林跨溪,兵不血刃地進入杭州市區。

舟山群島戰役,在第二十二軍配合下,解放了舟山群島,從而解除了上海被國民黨軍封鎖的局面。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