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放軍王牌軍功勛榜——第三野戰軍

■ 歐陽青 
2013年05月06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周志堅中將與后起之秀第三十一軍

第三十一軍前身部隊為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創建並發展起來的一支勁旅。其源頭和第二十七軍一樣,也是出自膠東部隊。不過,它卻是華東野戰軍組建最晚的一個縱隊。1947年9月,由膠東軍區地方部隊升級的新編第五、第六、第七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各師分別改稱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師。1949年2月,第十三縱隊改稱第三十一軍,隸屬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各師分別改稱第九十一、第九十二、第九十三師。第十三縱隊在解放戰爭期間經歷了膠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戰役等著名的大戰、惡戰,防御、進攻、野戰、攻堅能力提高很快。作為膠東軍區的第三支部隊,第十三縱隊具有膠東部隊的特點:不服輸,不怕苦,不怕死,一往無前,強悍無比。

周志堅是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將領,曾任著名的紅九軍第八十一團團長,紅四軍第十師師長。抗戰時期,任新四軍鄂豫挺進支隊團長,平漢支隊支隊長,新四軍第五師第十三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原突圍后,轉到膠東軍區,任新編第五師師長。

解放戰爭中,第十三縱隊的戰史、戰績亮點是:

膠東保衛戰,作為華東野戰軍最新升級的野戰縱隊,在內線殲敵,透出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平度阻擊,水溝頭反擊,高山反擊,掖縣強攻,圍困海陽,助攻萊陽,連續作戰,打出了威勢,奠定了成為華東野戰軍后起之秀的良好基礎。

濟南戰役,作為攻堅的尖刀之一,率先突破內城城防,為解放濟南作出了突出貢獻。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為圍殲黃百韜兵團的尖刀之一,突破碾庄圩,勇立戰功。第二階段,馳援中原野戰軍,在雙堆集西北參加圍殲敵黃維兵團的戰斗。在最后總攻時,調歸南集團擔任主攻尖刀之一,斃傷敵第十四軍軍長覃道善以下4100余人,活捉敵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以下1.3萬余人。

渡江戰役,參加東突擊集團,作為第十兵團渡江第二梯隊,從鎮江渡江后,長驅直入,向南追殲南京潰逃之敵,經過常州、宜興、長興,進至廣德等地區。在廣德圍殲戰中,俘敵第六十六軍軍長羅賢達。

上海戰役,作為外圍戰右翼主力和攻堅尖刀之一,向東迂回進入浦東,截斷敵人浦東退路。攻周浦,克新陸,佔金家橋,奪慶寧寺渡口,最后與第三十軍聯手力克高橋,封鎖吳淞口,為解放上海勇立大功。

漳廈戰役,擔任主攻尖刀,先攻取漳州,再奪佔鼓浪嶼,最后攻佔湖裡,直插廈門市區。第九十二師第二七四團八連三排奮勇作戰,為解放廈門勇立戰功。

東山島戰斗,第九十一師第二七二團三營通過車運機動,率先登島。作為攻堅尖刀,在島上守軍密切配合下,殲滅了國民黨軍的傘兵部隊,控制了渡口,並連續打退了敵軍的多次攻擊,為最終取得東南沿海最大規模島嶼作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