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周刊模板--黨史頻道--人民網

 

 

吳官正《閑來筆潭》書摘:退后的心態
  近日,吳官正最新作品《閑來筆潭》出版,講述了一位領導人的心靈隨感,再現了吳官正“退后的心態”……﹝詳細﹞
盤點:老一輩革命家的至孝情懷
  1919年10月,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去世后,毛澤東深深沉浸在悲痛之中。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深情,贊揚母親的賢良美德,他懷著十分崇敬和沉痛的心情,寫下了《祭母文》。文中寫道:“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詳細﹞
陳再道將軍的“快速成長”之路
  陳再道(1909─1993)將軍,湖北麻城市人。192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依靠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勇猛頑強的革命斗志,陳再道從當戰士起,沿著班、排、連、營的順序,迅速成長為我軍的優秀高級指揮員。1935年8月,陳再道升為紅四軍軍長,時年26歲有半…[詳細﹞
一代抗日驍將陳光——平型關戰役顯神威
  陳光,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長起來的我軍高級將領,先后任少共國際師師長,紅一軍團第二、第四師師長,紅一軍團副軍團長、代軍團長,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旅長、副師長、代師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圍剿”,長征途中組織指揮飛奪瀘定橋、攻打臘子口等惡戰…﹝詳細﹞
油畫《兵·上將許世友》
  這幅名為《兵·上將許世友》的油畫,是南京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一級美術師陳堅創作的。畫面中朝氣蓬勃的士兵列隊裡赫然站立著名將許世友(前排中)…﹝詳細﹞
盤點:領導人退休后都寫了什麼書?
  近日,吳官正最新作品《閑來筆潭》出版,講述了一位領導人的心靈隨感,再現“退后的心態”。對很多退休高官來說,不少人選擇了著書立說,他們的著作或整理工作日記,或記錄思考、或寫回憶、或寫隨筆。在部分著作中,一些當政時的思考及若干重大事件的原貌被還原出來…﹝詳細﹞
1958年,高級將領下連當兵
  1958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我看所有的‘長’——軍長、師長等,都至少當一個月的兵,頭一年最好搞兩個月,要服從班長、排長指揮。一年你管人家十一個月,人家管你一個月還不行嗎?有些過去當過兵的現在多年不當兵了,再去當一下。”…﹝詳細﹞
追尋馬克思在布魯塞爾的流亡足跡(圖)
  馬克思1818年生,卒於1883年,享年65歲,他的一生中有3年在布魯塞爾度過。馬克思本是普魯士(德國)人,先流亡巴黎,后又被法國驅逐出境。1845年2月,他流亡到布魯塞爾。當時,馬克思的經濟狀況窘迫極了,說身無分文一點兒都不為過。而且,他還得養家糊口…﹝詳細﹞
開國元勛是怎樣對待禮物的:婉拒 付款 交公…
  禮物一事看似雖小,但論其本質卻蘊涵不小。在這一方面,毛澤東等開國元勛堪稱典范…﹝詳細﹞
毛澤東最后一次公開生日宴會 宴請勞模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71歲生日。出乎人們的意料,毛澤東破天荒地要在生日這一天請客。這是他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開的生日宴會。而生日宴會的主題是招待勞模,無疑飽含著毛澤東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情誼。那一天,一間不大的房子裡,品字形地擺了三張桌子…﹝詳細﹞
解密:西路軍余部的悲壯歷程
  1937 年3 月14 日夕陽西下時分,肅南縣康樂鄉石窩山,西路軍總部和第九軍剩下的部分同志,在三十軍二六八團掩護下,集中到了石窩山頭,舉行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會議,會議作出三項決定:第一,將現有3000 多人就地分散游擊,保存力量,待劉伯承率領的援西軍渡過黃河以后,再去會合…﹝詳細﹞
大革命時期宋慶齡武漢軼事
  坐火車、坐轎、騎馬、步行、乘船 宋慶齡從廣州到武漢用了3周。當時的鐵路,往北隻通車200公裡,宋慶齡抵達終點站韶關。從這裡繞道江西前往武漢,宋慶齡有時坐轎,有時騎馬,有時步行,包括乘坐內河船舶,走走停停,一共花了3個星期抵達武昌,受到數萬群眾歡迎…﹝詳細﹞
黨史評說
20世紀60年代 中國外交最“硬”時期鏡鑒
  對20世紀60年代中國外交最強硬的時期進行評價,歸根到底要看這種強硬外交所產生的效果好不好。1968年春,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感慨地說…﹝詳細﹞
中共長期執政的挑戰與智慧
  執政黨要長期執政的話,政策就要不斷地變化。任何事物都在變,隻有“變”這個道理是不變的,這是中國古典《易經》的核心。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批評說社會經濟變化那麼大,但是政策上面跟不上的原因,就是因為執政者調整得不夠快。在實際生活中,特別是80后、90后這些年輕人…﹝詳細﹞
共產黨的史官 要有史官的作為
  黨史工作部門、黨史工作者是干什麼的?總體來說,就是三項任務,就是為黨為國存史、資政和育人。作為黨的史官,應當忠誠地履行史官的職責,完成好存史、資政、育人的各項任務。在存史、資政、育人三項任務中,存只是基礎、是前提,既是資政的基礎和前提,也是育人的基礎和前提…﹝詳細﹞
日本必須承認戰爭罪行
  82歲高齡的韋勒認為,日本人自己也因戰爭遭受了原子彈襲擊,蒙受了巨大損失,他們完全應該探究戰爭的問題,但他們卻沒有這樣做。奇怪的是美國人在東京審判之后也沒有再敦促日方深究。而德國情況不同,紐倫堡審判首要戰犯之后,德國的法庭又持續追蹤並逮捕了不少納粹戰犯…﹝詳細﹞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証碼:

  •    
  • 留言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