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紅色家書

天上一顆星 地下一個丁——專訪焦裕祿次女焦守雲

記者 呂其慶

2013年09月05日08:39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焦守雲是焦裕祿的次女,1953年出生,父親去世那年,她11歲,近50年來,她對父親的思念從未間斷,在電視劇《焦裕祿》拍攝時,她親手為飾演者織了一件父親常穿的雞心領口背心,她說,“如果父親還在,為他織上一件毛衣,該是做女兒多大的幸福!” 2013年8月8日,記者來到河南蘭考,專訪了焦守雲,踏著父親曾經走過的路,我們在蘭考一同回望了焦裕祿在蘭考的470個日日夜夜,重溫他為人民鞠躬盡瘁的情懷。

8月8日 10:00 蘭考焦桐林

“看到泡桐樹 想起焦裕祿”

穿過蘭考縣城,經過將近5公裡的路程,我們來到焦桐林。在一大片泡桐林的農田中,有一棵格外高大,要三四人才能合圍起來,枝葉茂盛。焦守雲介紹,這棵樹就是父親1963年親手栽下的,至今已整整50年。這棵桐樹長大后,當地老百姓為紀念老書記,用圍欄將樹圍起來,並親切地叫它“焦桐”。

現在,蘭考隨處可見挺拔蔥郁的泡桐樹,焦守雲對記者說,“你若清明前后來,就會看到泡桐樹陸續開放淡紫色的喇叭花,一片片,簇擁在農舍田園四周,遠看燦若雲霞,近看繁花滿樹,成為蘭考一道亮麗風景。”

但把時光倒撥回幾十年,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卻是另外一番面貌。黃河“十八彎”最后一道彎就在蘭考。蘭考80%都是黃河故道,這些河道將蘭考糟蹋得是坑坑窪窪、混亂不堪。當地老百姓有句俗語道,“蛤蟆尿泡尿就要澇一澇,七天不下雨地皮煙就冒”,這是老天爺留給人的一塊絕地。1962年冬,組織把焦裕祿安排來蘭考時,正是蘭考遭受內澇、風沙、鹽鹼“三害”最嚴重的時期。滿眼是看不到邊的黃沙,白茫茫的鹽鹼地上,枯草在寒風中抖動。老百姓每年分到手的口糧隻有一兩斤,大家都是拿著手巾包回去的。

焦裕祿在尉氏縣的時候就有肝病,肝就已經開始疼了,但他卻對上級組織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那裡。

“到了蘭考,父親沒有選擇在辦公室裡聽匯報作講話,而是一頭扎進了群眾中,調查第一手資料,向群眾請教治理三害改變蘭考面貌的辦法。”

推薦閱讀:


焦裕祿子女寫給天堂父親的一封信

從歷史檔案再讀焦裕祿(組圖)

焦裕祿在蘭考的4張照片

焦裕祿能歌善舞

焦裕祿剿匪有一套

是誰發現了焦裕祿?

董必武手跡:《學焦裕祿同志》

【黨政視點】21世紀同樣需要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不褪色!

【紅旗飄飄】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重訪蘭考追憶焦裕祿


【更多進入黨史頻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下一頁
(責編:張湘憶、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