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韓毓海:從大歷史看毛澤東的思想遺產

2013年09月09日16: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本文摘自韓毓海新著:《馬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2012年9月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刊載

進入圖書連載:<< 馬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 >>

如果我們丟掉了毛澤東思想,中華民族就將喪失“壓倒一切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國家動員能力和組織凝聚力﹔如果我們丟掉了毛澤東思想,中華民族就將喪失文化自信和文明的自覺﹔如果我們丟掉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就將喪失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而淪為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附庸﹔如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從民族道義上說,無數革命先烈的血就將白流,新中國的江山社稷就沒有了道德基礎,而我們偉大的前人們將會在地下感到深深的不安。

大陸上革命已經迫在眉睫,並將立即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馬克思

“現代世界”歷史進程的四個階段

“現代世界”的興起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紀的中國宋代,以宋神宗時代王安石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變法”為標志。從那時起,不但逐漸產生了一個與大地主、大封建領主利益相矛盾的國家機器,而且,這個“自相矛盾”的國家機器還日益採用著具有近代色彩的“重商主義”方式,與大地主的剝削形式進行斗爭(舉凡免役、市易、青苗諸“新法”之實質均在於此)。伴隨著這種具有近代色彩的國家重商主義趨勢的擴大、煤鐵冶煉技術的突飛猛進的,是地方割據的封建勢力的消失,統一的國內市場的形成,最終是第一個世界貿易體系以“朝貢貿易”的方式,以中國為輻輳向四周擴散。

隨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對美洲的征服與大規模的白銀開採,隨著1567年明代中國開放“銀禁”,西方世界開始“擠進”原有的朝貢貿易體系。從那時起到1900年,西方后來居上,以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以炮艦政策,最終摧毀了朝貢貿易體系,建立了以西方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體系。西方(北美、歐洲和日本)支配世界的過程,與中華帝國衰敗的過程是同步的。

資本主義在西方的興起是“現代世界”歷史進程的第二個階段。其特征是產業無產階級(立足於歐洲堅實的工匠傳統)、商人階級(其最初興起的動力也包括海外傳教)和金融階級(濫觴於地中海地區的白銀資本的運作者)這三者之間的結合與互動。創造並代表著現代科學技術變革的無產階級,與開拓了“世界商品投資市場”的資產階級,聯手推動了西方的工業化進程。但是,西方現代化—工業化的后果是矛盾的,它既帶來了無產階級的成熟和日益壯大,同時,由早期工匠和現代無產階級所發明的科學技術及其成果——現代工業文明,卻日益被作為“投資者”的國家和資產者所盜取,並轉而成為壓迫無產階級的工具。必須強調指出的還有:西方工業化一開始就是與剝奪外圍和外部、排除外圍和外部地區工業化的世界不平等體制聯系在一起的。

馬克思主義學說就誕生在這個歷史階段。其核心是揭示並分析了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金融資本之間的結合與對立,並在社會發展、運動的意義上,描述了這種結合與對立的直接表現: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剝奪與反剝奪的斗爭。

“現代世界”進程的第三個階段表現為金融壟斷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世界革命”這個雙向進程。發達國家內部日益成熟的工人階級斗爭是對列寧所揭示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回應,而“世界革命”則是對帝國主義的回應。這個階段從20世紀開始。

1871年的巴黎公社運動,是最后一場發生在發達國家內部的無產階級革命,隨后爆發的是:1905年“半外圍”地區的俄國革命、1907年的伊朗革命、1908年的土耳其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這些革命的基本目標都是外圍地區的現代化—工業化。

歷史証明:壟斷資本主義以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為代價,度過了它的嚴重危機,而外圍地區的現代化—工業化則隨著20世紀80年代“萬隆憲章”和“萬隆體系”的崩潰,以及1991年蘇東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而告一段落。

以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黃金本位制瓦解為標志的新一輪資本主義危機,是“現代世界”歷史進程的第四個階段。這個階段由三個主要特征構成:第一,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不可能實現人類共同發展,而是使世界人口的90%長期處於貧困和被剝奪的境地——所謂1% vs 99%,這已日益成為世界共識。第二,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最新也是最后的階段,即完全放棄和排斥實體經濟與生產勞動,金融資本、虛擬資本成為剩余價值的主要來源,成為資本積累的根本動力。第三,隨著金磚國家的興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18世紀以來形成的東西方實力對比第一次出現了“逆轉”之勢。


【更多進入黨史頻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