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反面的東西”
毛澤東的閱讀方法與常人不同——相同題材的書,他習慣把敘述不同甚至觀點相反的著述,對照起來讀。
例如,他讀美國歷史,就讓人到北京圖書館、北大圖書館去借,並專門寫條子說,不光是馬克思主義學者寫的,也要有資產階級學者寫的。
為讀《楚辭》,1957年12月,毛澤東一次就要了50余種古今對《楚辭》有價值的注釋和研究書籍。為研究《老子》,1959年10月23日他外出時帶走的書籍中,就有“關於《老子》的書十幾種”。
毛澤東一直強調,要閱讀一些和自己的觀點不同,甚至觀點相反的書。1957年,他對領導干部講:要讀蔣介石的書這樣反面的東西。我們有些共產黨員、共產黨的知識分子的缺點,恰恰是對於反面的東西知道得太少。讀了幾本馬克思的書,就那麼照著講,比較單調。講話,寫文章,缺乏說服力。由此,他提出要編輯蔣介石全集,此外還要出孫中山全集、康有為全集,自己還熟讀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
1965年,中宣部根據毛澤東的意見,讓有關部門編輯了《蔣介石言論集》系列,准備每本印五千冊。他批示:“五千冊太少,應出一萬冊。”1960年代,他多次講,不讀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書,就不能真正懂得唯物主義和辯証法,並說“這是我的經驗,也是列寧的經驗,也是馬克思的經驗”。(記者歐陽春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 |
相關專題 |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