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飛
毛澤東決定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搞成一個系統工程
毛澤東把河北等地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材料轉發到各地之后,發現從全國整體上看,社會主義教育還處在方針不明、政策不清、辦法不一的狀態。為了正確指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他打算由中央搞一個決定,全面闡明全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方針、政策、辦法,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搞成一個系統工程。
毛澤東指定由彭真來搞這個文件。彭真、陳伯達及各中央局第一書記組織了一個起草班子,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簡稱“決定草案”,通稱“前十條”)。從5月初到5月中旬,毛澤東在杭州主持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專門討論、修改“決定草案”。
毛澤東在這個小型會議上,把各地報上來的關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經驗的報告,分發給與會人員閱讀,供討論、修改“決定草案”時參考。他要求,大家邊閱讀文件,邊討論,邊修改。他說,實際上我們開的是個學習會,先學習,然后談心得,再寫體會,體會成熟了,就是文件上的各條。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會議期間,他再次仔細閱讀了各地報上來的社會主義教育經驗材料,經過思考,形成認識,在開會時,就談自己的認識。其他同志也是這樣。毛澤東和與會同志開會討論時的意見,就成為進一步修改“決定草案”的基礎。毛澤東主要講,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就是搞階級斗爭,社會主義教育要依靠貧下中農,搞“四清”的干部要參加勞動等。他還說,雖然我們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是搞階級、階級斗爭,但採取的方法,不是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運動,對干部,我們主要是教育,要團結他們,因此,方法就是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洗溫水澡”,讓大家精神愉快。但精神愉快,那是結果,過程中干部要有點緊張,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緊張。有些人實行了退賠,就不戴貪污分子的帽子。吐出來就算洗了手,一不叫貪污,二不叫盜竊,傷人不要過多。十年來,“四清”就沒有搞清楚過。“四清”只是人民內部矛盾。我們要用現在這個辦法,使多數人洗手洗澡,輕裝上陣。要發動群眾,打擊極少數貪污盜竊分子。
1963年5月10日、11日這兩天,毛澤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什麼也不干,專門修改“決定草案”。在兩天時間裡,他對“決定草案”修改了四稿。
5月11日晚,毛澤東在杭州他的住地召集第三次會議,再對他修改之后的這份文件進行討論。毛澤東在會議一開頭就說,這個文件還是個草案。他對各中央局第一書記說,你們也可以把草案帶回去,每個省發一份,開會,議一議。不要讓大家對中央的東西先有一個框框。接著,毛澤東在和大家一起討論時,特別談到了搞生產和抓階級斗爭的關系問題,強調了要抓階級斗爭。毛澤東還指導干部們怎麼看到階級斗爭,他說,階級斗爭現象就像“螞蟻”,你大踏步走路,就看不見螞蟻,一蹲下去,就看見了。毛澤東在談話中還提出了另一方面的問題:我們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一定要團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總之,要搞得穩一點。
在杭州會議后,文件由周恩來帶回北京,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討論后定稿。定稿后報給毛澤東。毛澤東決定5月20日下發。實際上,早在杭州會議之后,各中央局第一書記回去就把文件草案轉發給各省委第一書記一份了。此后,各省在指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時,普遍注意了抓階級、階級斗爭問題。但這樣一來,又冒出了另一方面的問題,這就是一些地方搞階級斗爭搞得過了火,出現了混淆兩類矛盾,打擊面過寬的問題。有的地方還把過去老區搞土地改革時“搬石頭”“跳圈子”的辦法拿出來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這一情況很快報到中央。毛澤東在一次政治局常委會上提出:搞社會主義教育,不要傷人,傷了人,敵人又搞不准。對“四清”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搞過,沒有經驗。要吸取過去的經驗。過去有許多運動,搞出毛病,后邊還要平反。對干部要說服,說服不通的,就用實際証據再說服。總之,不要蠻干。蠻干,就會搞亂。經他提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由鄧小平組織一個起草班子,起草一個《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的一些具體政策問題的規定(草案)》(通稱“后十條”)的文件。
推薦閱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