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2】

吳義國

2016年05月16日08: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挺進赤水

  遵義會議之后,重新回到軍事領導崗位的毛澤東面臨艱難困境:中央紅軍剛剛擺脫了桂系軍閥李宗仁、湘系軍閥何鍵的追擊,卻又遭遇川系軍閥劉湘、黔系軍閥王家烈的堵截,蔣介石的嫡系薛岳更像“黑白無常鬼”一樣,游蕩在中央紅軍左右。為擺脫困境,根據遵義會議決定,毛澤東等離開遵義,率領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開創川西或川西北根據地。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筆者清楚地看到遵義城及其周圍的地形地勢:遵義三面環水,東面是烏江、黔江,西邊是赤水,北面則是“滾滾東逝水”的長江,南面倒是有一個缺口,但無險可守。而且這裡十分貧困,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籌集。更為嚴重的是,蔣介石一心要將紅軍趕盡殺絕,調集了湘軍、川軍、滇軍、黔軍和自己的親信部隊共40萬人,對3萬紅軍實施合圍,企圖殲中央紅軍於長江以南、烏江以北的狹窄地區。

  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中央紅軍稍不留神,就會踏入絕境。1935年1月19日,中央紅軍分三路從黔北鬆坎、桐梓、遵義向赤水縣方向挺進,揭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1月20日,紅軍總司令、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革軍委”)主席朱德下達了《關於我軍廿一日行動部署》的命令,准備從土城和赤水縣方向渡過赤水河。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土城和赤水縣無疑是最佳的渡江點:赤水縣位於貴州的西北部,赤水河的中下游,東南與習水縣接壤,西北與四川省古藺、敘永、合江三縣交界。位於赤水縣的土城,是一個傍河而建的小鎮,地勢很低,是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赤水縣城往西北就是瀘州、宜賓。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川黔邊境隻駐守著一支被紅軍擊退過的黔軍。

  紅一軍團作為先頭部隊抵達土城時,黔軍王家烈的“雙槍兵”望風而逃,中央紅軍輕鬆進入土城並打算繼續北上。蔣介石沒有料到黔軍如此不堪一擊,而中央紅軍也沒有想到,接下來他們面對的,不是計劃中的黔軍,而是善戰的川軍。並非等閑之輩的四川軍閥劉湘,既不想讓中央紅軍入川,也不想讓蔣介石的軍隊入川,於是主動出擊,打算將中央紅軍阻止在赤水河外。

  1月27日,中央縱隊和紅三軍團進抵土城鎮以東地區,與尾隨而來的四川軍閥郭勛祺部兩個旅在土城的楓村壩、青杠坡一帶遭遇。兩軍激戰后,雙方損失慘重,進入對峙狀態。

  正在這時,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錢壯飛帶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郭勛祺部不只是原來估計的2個旅4個團,而是8個多團一萬多人,且還有增援部隊源源不斷趕來。毛澤東等當機立斷,指揮中央紅軍主動撤出戰斗。1月29日晨,中央紅軍西渡赤水河,擺脫了敵軍的追擊,邁出了由被動轉為主動的第一步。

頻道精選


“敵進我進”:毛澤東盤活中國抗戰大棋局

周恩來“勸蔣”“逼蔣”抗日的八封信

陳雲為何主張對犯錯同志“少戴大帽子”

李達怎被贊為129師司令部的“好學生”

抗戰中華國鋒如何“巧改敵人標語”

長征路上周恩來從張國燾槍口智救廖承志

徐向前怎樣教育改造國民黨被俘將領

宋慶齡的“延安密使”:“紅色牧師”董健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