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國
重奪遵義
中央紅軍重入黔北,令蔣介石百思不得其解。此時,他才恍然大悟:毛澤東已經回到了中共中央領導核心,重新擔負起指揮紅軍的重任。他在與薛岳召開的軍事會議中,不止一次地提醒:“你們要當心,不要中了毛澤東的圈套。”
為了挽回敗局,蔣介石慌忙令川軍3個旅由扎西附近向東追擊,黔敵急忙抽調遵義及其附近的部隊向婁山關、桐梓增援,第一縱隊第五十九師、第九十三師由黔西、貴陽地區向遵義開進,企圖阻止並圍殲紅軍於婁山關或遵義以北地區。
蔣介石心急如焚,毛澤東卻舉重若輕,他決定趁追擊之敵大部尚未到達之際,迅速擊破黔軍的阻攔,佔領婁山關及其以南地區,再取遵義,以爭取主動。
1935年2月24日,紅一軍團先頭團攻佔桐梓,迫使桐梓之敵退守婁山關,紅三軍團也隨即向桐梓開進。在這裡,紅軍抓獲了幾個俘虜,經審訊得知婁山關隻有黔軍的3個團把守,還有一個旅駐扎在離婁山關南面3公裡處的黑神廟。於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向婁山關發起攻擊,並一舉攻佔婁山關。
在中央紅軍重奪婁山關后的一天,毛澤東從桐梓出發,登上了婁山關頂。向遵義方向望去,他看到浩浩蕩蕩的紅軍隊伍正興高採烈地向遵義前進,而一批一批的俘虜則被押送著向桐梓方向走去。毛澤東為取得長征以來第一次大的勝利而感到欣慰,他豪情滿懷,文思潮涌,在“馬背上”哼成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傳世詞章《憶秦娥•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2月28日,中央紅軍重奪遵義城。
此時,蔣介石急調吳奇偉縱隊的第五十九、九十三兩個師,從烏江南岸馳援遵義。為了痛殲吳敵,紅一、紅三軍團分兩路向懶板凳和鴨溪方向迎擊,在老鴉山、忠庄鋪一線與吳敵“爭鋒”。紅軍一度失去了老鴉山主峰的控制權,但關鍵時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二師像尖刀一樣直插敵軍指揮部所在忠庄鋪,吳奇偉被迫狼狽逃過烏江。
這一仗擊潰了國民黨中央軍8個團,斃傷敵軍2400多人,俘敵3000人,繳槍2000多支,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是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以來最揚眉吐氣的一次勝利。這一仗鼓舞了紅軍士氣,獲得了物資補充,打擊了敵人,特別是打擊了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囂張氣焰,使中央紅軍能夠短期休整。
與意氣風發的毛澤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蔣介石的灰心喪氣:他率一群軍事家,以40萬的優勢兵力和精良武器,居然不敵衣衫襤褸、裝備簡陋的3萬中央紅軍?連槍都沒打過幾次的毛澤東,為什麼總是能准確地找到國民黨軍的“軟肋”,並將其成功肢解?
頻道精選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