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如何論析“斯科比事件”【3】

許沖

2016年06月12日07: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政策應對:“如果發生了,就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方針”

既然如此,一旦在中國真正發生“斯科比事件”,中共應該如何具體應對呢?事實上,在長期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和民族戰爭的歷程中,毛澤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統戰思想和斗爭經驗,能夠審慎而務實地應對“東方斯科比”的出現。

堅持三條基本原則。即以毛澤東所稱的“老子主義”“晉文公主義”和“孔夫子主義”,來應對美國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其中,第一條原則取自《老子》“不為天下先”的思想,就是不打第一槍,採取“我們不先發制人,而是后發制人”的策略﹔第二條原則是“退避三舍”,主要借鑒晉文公在城濮之戰所運用的政策,既不主動與人相爭,但也不懼怕與人相爭﹔第三條原則是“禮尚往來”,取自《禮記》“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的思想,言下之意是,人不犯我則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則我必犯人。不僅如此,毛澤東還特別強調一點:“不打第一槍這個原則我們要謹記,從一個時期來看好像不一定有利,但從長遠來看則是很有利的。當然到了該打的時候,就要堅決、徹底、干淨、全部消滅之。”唯有如此,才能妥善應對“東方斯科比”的危險,以及蔣介石政府“搞兩面作戰”這一招。總而言之,力求規避沖突的出現,但如果事與願違,“無論斯科比來了也好,蔣介石來了也好,我們都是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自衛原則”。(《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 194—195頁。)

採取四項具體措施。其一是對英美等大國發出警告:“我們要求各同盟國政府,首先是美、英兩國政府,對於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呼聲,加以嚴重的注意,不要使他們自己的外交政策違反中國人民的意志,因而損害同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我們認為任何外國政府,如果援助中國反動分子而反對中國人民的民主事業,那就將要犯下絕大的錯誤。”(《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 83頁。)其二是借助報刊進行揭露批判。1945年 7月 10日、12日,毛澤東親自為新華社撰寫了《赫爾利與蔣介石的雙簧已經破產》《評赫爾利的政策的危險》兩篇評論,嚴厲譴責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在前一篇評論中,毛澤東鄭重指出:赫爾利與蔣介石“是要犧牲中國人民的利益,進一步破壞中國人民的團結,安放下中國大規模內戰的地雷”(《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1年版,第 585頁。)﹔在后一篇評論的開頭和結尾之處,毛澤東更是一針見血地點明:以赫爾利為代表的美國對華政策,“越來越明顯地造成了中國內戰的危機”,這是一種“贊助中國反人民勢力”、以中國人民為敵的政策。(《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2冊,第587、588頁。)其三是暫時中止中共單方面向美軍提供的軍事合作。先是採取限制美方人員活動范圍的防御性舉措,因為在毛澤東看來,“你們的政策是扶蔣反共,我們不放心”,“赫爾利已經公開宣言不同中國共產黨合作,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到我們解放區去亂跑呢”(《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 236頁。)﹔后是拒絕美軍提出的軍事要求,主要包括在解放區建立機場、通訊網,在敵后增加地上救護及氣象工作人員,在晉綏增加氣象台,以及在南泥灣建立對日偵查電台等,以便“警惕其反動陰謀”、“逼迫美國政府重新考慮其政策”(《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2冊,第 582頁。)﹔最后是降低中共向美方提供情報的等級,“隻能給予少數的一般的敵軍情況材料,凡屬機密性的情報停止供給”(《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2冊,第 583頁。)。四是通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鞏固自身實力。中央明確指示:美國的扶蔣抗日反共政策、蔣介石的內戰方針都是確定的,“因此,我們除擴大武裝、擴大解放區,並派兵建立華南戰略根據地外,在大后方,應著重農村武裝斗爭之積極准備及國民黨軍隊中的工作”(《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 22冊,第 570頁。),以便在復雜的國內國際局勢中進退有據。

要求全黨做好充分思想准備。1945年5月31日,在中共七大的結論報告中,毛澤東圍繞時局問題闡明:未來“兩三年中將是中國情況大變化的關鍵”,因為“日本也許在明年就倒下去”,“把日本侵略者打跑了,可是又來了一個‘特殊繁榮’的美國,它現在控制著國民黨”,“中國可能變成美國的半殖民地,這是一個新的變化”。(《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190、192頁。)對於目前國內外如此復雜的政治局面,毛澤東告誡全黨:我們既要看到光明的和有希望的一面,“但是我們更要准備困難”的局面,特別是真的“出了斯科比,中國變成希臘。這種情況我們要用各種方法來避免,如果發生了,就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方針”。(《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 194頁。)在斗爭中,還需要准備應對一個特別的“困難”,就是“將來如果形勢不好,蔣介石、斯科比兩面夾攻,到處打槍,有些黨員就向后轉開步走,跑掉了,散掉了”。(《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195頁。)對這些,全黨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無論是“前門是日本人守著,后門是蔣介石守著”,還是美國人立於旁邊虎視眈眈,一旦在中國發生“斯科比事件”,都應能夠穩妥應對、進退裕如。此外,毛澤東還特別補充說明了一個問題:未來時局,中共有可能是“暫時吃虧,最終勝利”,這是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堅信的“原則”﹔“此處失敗,彼處勝利”,這是中國革命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但“我們總是有路的”﹔“今天有一些人跑了,明天有一些不怕困難的人又來了”。(《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198頁。)這些論述揭示了東方“斯科比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實事求是地預計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並指明了“最終勝利”的光明前景,為全黨應對東方“科斯比事件”統一了認識,做好了思想准備。

可以說,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所確立的應對中國“斯科比事件”的舉措,既堅持了政治上的原則性,又具有策略上的靈活性,為中共應對時局變化以及制定對外政策積累了寶貴經驗。

頻道精選


毛澤東如何創造朝鮮戰爭勝利奇跡

毛澤東“親點”羅瑞卿大將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專訪開國上將楊得志之子楊建華少將:講好長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毛澤東為哪所學校題詞十多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