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臻
贯穿始终的一条思想主线:关于政治和政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里把总路线和总政策并列,把政策问题提高到政治路线的高度加以强调,这一提法使得政治和政策的内在联系——政治对政策的根本指导以及政策对政治的关键支撑作用,充分彰显出来了。
十二月会议期间,毛泽东曾结合党的历史全面审视了政策问题的重要性。他使用“政策适当”四个字指明了党在1947年迎来战略转折点的政治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清楚了政策对政治的关键支撑作用——政策适当可以团结朋友孤立敌人,政策错误不仅孤立不了敌人反而会孤立了自己。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继续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迎来革命的转折点,一方面由于蒋介石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压迫人民的,残酷的统治导致了他的孤立,“但是,还有另一方面的真理,就是我们政策的正确”,“如果我们的政策不正确,……那就还是不能胜利,共产党会由越来越多变成越来越少,蒋介石的孤立会变成国共两方面都孤立,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在理论上不是不存在的”。(《毛泽东文集》第 5卷,第 22—23页。)1948年前后毛泽东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充分重视政策问题,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
时隔十多年后,在一次会见外宾时,毛泽东再一次谈到该问题,说:“我们打了二十二年,曾经吃过大败仗,三十万军队剩下了二万多,后来转变了,这主要是个政策问题,与其说我们打的是军事战,还不如说打的是政治战。因而,注意政策问题很必要。这里,重要的是如何团结自己、争取多数、瓦解敌人的问题。我们过去的政策是打击面只有5%,一般不超过8%……这样做,团结面就比较广,打击面就比较小,同情我们的人就会增多。”(《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8页。)会谈的时间1960年9月30日,恰逢《毛泽东选集》第4卷正式发行。(参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56—457页。)此刻毛泽东再一次谈到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不是历史的巧合。“政治战”作为一个形象的说法,精辟地概括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大因素。
这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一生丰富的革命实践,诠释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学说,不仅讲清了政治战的实质——团结自己、争取多数、瓦解敌人,而且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它胜负成败的关键定位为——注意政策问题很必要,把政策对政治极端重要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出来,接着又指明了政策问题的要害——扩大团结面、缩小打击面。这一系列论点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路线和总政策论述的精神实质,同时又是贯穿于1948年党的政策策略探索历程的一条思想主线。
频道精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