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的形成
修改憲法是一項巨大工程,涉及問題很多。彭真考慮,為了加快工作進展,在工作方法上應當分步進行,對某一問題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就向中央報告,取得中央的指示,再繼續推進。
1981年7月11日,彭真到北戴河,住下后即集中精力研究修改憲法問題。7月16日,彭真給鄧小平寫信,請示憲法修改草案是否還要按原來預定的時間完成,以便安排工作。兩天后鄧小平答復:仍按原計劃完成,不要推遲。這使彭真感到時間更為緊迫。
從7月22日開始,彭真聽取胡繩、王漢斌匯報前一階段修改憲法中的問題。聽完匯報,彭真就起草工作簡要地講了幾點意見:(一)首先要把問題搞清楚,再研究怎麼解決。(二)“序言”還是要,不然歷史任務、黨的領導、指導思想不好寫。(三)起草時先主要搞“序言”、“總綱”。(四)“序言”、“總綱”搞好了,給中央寫個簡要報告,再搞國家機構、權利義務。
7月的北戴河,海水蔚藍,空氣清新,名義上是來休息的彭真,一直不間斷地工作。8月13日,彭真從北戴河回到北京。由於年歲大,加上連續緊張工作,過度疲勞,彭真患了急性肺炎,高燒不退,14日住進北京醫院。從這一天到27日,一直在北京醫院治療。住院期間,彭真仍然連續聽取修改憲法工作匯報。據工作人員記載,從8月24日至9月28日,彭真先后八次同修憲工作組的有關人員研究修改憲法問題,並於9月3日至10日,出席了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
按照既定的修改憲法進程,時間愈來愈緊迫。彭真經過反復考慮,認為修憲工作必須集中力量進行,才能提高效率。在9月28日、30日兩次與修憲工作組談話時,他提出國慶節后,起草班子集中到玉泉山,集中精力修改憲法。10月3日,是國慶節假日最后一天,彭真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秘書處工作組會議。除原有人員外,彭真征得胡耀邦同意,把參加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決議起草工作的龔育之、鄭惠、有林、盧之超找來,參加修改憲法。由於憲法要體現歷史問題決議的精神,調這些人員參加有利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