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彭真主持起草一九八二年憲法

■《彭真傳》編寫組
2013年02月06日13: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但是,如何在憲法中表述黨的領導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彭真提出用敘述歷史的方法,得出堅持黨的領導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結論,不但是可行的,也是有說服力的。他說:要堂堂正正、理直氣壯地寫“四個堅持”。黨的領導、指導思想在條文中不好寫。如果寫在條文裡,有人信仰宗教、唯心主義,不就違反憲法了嗎?在“序言”中不是寫主張,而是寫歷史事實。歷史証明,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做指導,就不能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用事實說話,寓理於實。

為了寫好“序言”,彭真投入了極大精力,邊推敲,邊組織討論,字斟句酌地反復進行修改。“序言”草稿達十余稿。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保管的憲法修改檔案,用整整兩卷記載了彭真修改憲法“序言”的過程。現在人們看到的1982年憲法“序言”的絕大部分內容,就是彭真在80歲高齡時,從內容到結構,從字句到標點,反復修改確定下來的。王漢斌回憶,彭真花心血最多的,就是“序言”。

經過兩個月夜以繼日的工作,到1981年11月下旬,彭真領導工作班子起草出了憲法修改草案(初稿)。這個草案還有待中央討論,之后還要提交憲法修改委員會討論修改,從時間和進程上看,已明顯不能按去年五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的決議,提交當年年底的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審議。彭真考慮,要推遲完成期限,就必須依法辦事,向全國人大做一個交代並得到批准。在11月20日至26日召開的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彭真做了關於建議推遲憲法修改完成期限的說明﹔12月1日,又在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再次做了說明,建議把憲法修改的完成期限推遲到次年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大會通過了他的說明和建議。

憲法修改草案(初稿)寫成,報中央書記處審議后,又做了一些修改和補充。12月初,形成了憲法修改草案送審稿。12月4日,彭真將送審稿報中央。12月19日,彭真向鄧小平、胡耀邦並中央寫了《關於憲法修改草案幾個問題的報告》。王漢斌回憶:12月中、下旬,小平同志兩次審閱這個報告,還找了胡喬木同志,讓他幫助修改憲法草案初稿。

2月14日、16日,中央書記處開會研究修改憲法問題。在憲法結構安排上,是沿襲1954年憲法的辦法,在“總綱”之后,先寫“國家機構”,再寫“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還是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之前,有不同的意見。

2月17日,鄧小平約彭真、胡喬木、鄧力群談修改憲法問題。鄧小平針對修改稿,講了七點意見:(一)從1954年到現在,原有憲法已經過了好多年,新的憲法要給人“面貌一新”的感覺。(二)同意胡喬木的意見,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的前面。(三)政社分開的問題要說,現在的憲法草案沒有說,要說清楚。(四)要寫上設立監察部和審計機關的規定。(五)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不一定在人大代表中產生。(六)保護國家名譽、保守國家機密要單獨設一條。(七)要抓緊修改,幾天內就開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然后開人大常委會。3月公布,討論半年,再修改。

2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討論憲法修改草案。會上,討論到國家主席問題時,發生意見分歧。鄧小平主張設國家主席。有幾位同志不主張設,理由是,如果設國家主席,隻有小平同志擔任,這樣又增加了他的很多事務,對他的健康不利。鄧小平說:除了我,別人也可以當嘛。這個問題當天的會議沒有結果,准備23日繼續討論。

2月22日,胡喬木給胡耀邦、萬裡、習仲勛、楊尚昆寫信,並把信加送彭真,請他們在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言,大力支持鄧小平的意見,並說這件事是關乎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正常化的久遠的大事。當天下午,胡喬木去人民大會堂出席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會后,主持常委會會議的彭真找到胡喬木,表示同意胡喬木意見,要支持小平同志的設想。彭真還表示,在明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自己要發言,希望別的同志也發言。這樣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1982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經過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大家都同意設國家主席。這樣,關於國家主席的規定就在憲法修改草案的條文中保留了下來,但條文內容仍是移植1954年憲法的規定。至此,在彭真的主持下,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工作,形成了憲法修改草案的討論稿。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彭真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