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為抗大題詞的故事

春紫

2016年05月23日07:57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中共中央在根據地創辦的著名學校——抗大,是培養軍政人才的搖籃,對提高干部的軍事政治水平,對於源源不斷為抗日前線輸送精明強干、智勇雙全的軍政干部,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此,毛澤東對於抗大的各項工作,多次過問,精心指導,不惜筆墨熱情題詞,激發了抗大教職員工和抗大學員為抗戰而發奮學習、戰斗的極大熱情。

為抗大題寫教育方針和校訓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之后,1936年4月,毛澤東決定將原江西根據地的中國紅軍大學繼續辦下去。同年6月1日,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建立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這便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的第一期。

1937年1月,黨中央機關由保安遷至延安。抗大也跟隨中央機關搬到延安,開始了第二期的教學。這時,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涌,一些國民黨軍閥見統一戰線已是全國民心所向,隻得作出“抗日”姿態,放鬆了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這樣就給各地革命知識青年開了方便之門,他們紛紛走向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真理。這就向我們黨提出了教育培養知識青年的新任務。

為此,毛澤東及時為抗大作了指示:“要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爭取抗戰勝利,就必須大大增加抗戰力量,改變敵我力量強弱的對比,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增加抗戰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辦學校培養抗日干部,辦報紙宣傳抗日主張。這個增加抗日力量的方法是與其它一切增加抗戰力量的方法相關聯的總方法。”隨即,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中央軍委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將紅大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除繼續培養紅軍干部外,把培養革命知識青年作為抗大的一項重要任務。鑒於學員數量增加和學校擴大的新情況,中央軍委還成立了抗大教育委員會,健全了校部組織機構,毛澤東親自擔任教育委員會主席,直接領導學校的教育與建設工作。

正是基於以上局勢的變化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抗大的建設,明確抗大的工作方向,1937年3月5日,毛澤東為抗大親筆題詞,規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不移’1939年改為‘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加上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4月,還進一步為抗大題寫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大字,成為抗大的校訓。

另一方面,抗大的教育方針和校訓,可以說,也是毛澤東在同王明機會主義路線等錯誤思想的斗爭中確立的。當時,以王明為代表的機會主義路線提出了“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三民主義是抗大的重要課程”,“三民主義是抗大政治團結的基礎”的主張,企圖否定黨的領導,扭轉抗大的政治方向,改變抗大的性質,把抗大辦成一般的統一戰線的學校。

為了同王明的這種機會主義路線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毛澤東明確指示:抗大和黃埔初期不一樣。黃埔初期主要領導是國民黨人,部分學生是國民黨人﹔抗大整個領導權都在共產黨手裡,學生的絕大部分是共產主義者或傾向共產主義的。正因為這樣,今日之抗大,就不能不比那時的黃埔更革命、更前進,為民族和社會的解放必定作出更偉大的貢獻。毛澤東再三強調,抗大不是統一戰線的學校,而是黨領導下的八路軍的干部學校。毛澤東還親自領導抗大的干部和學員,參加了當時黨內的兩條路線斗爭。他還多次到抗大登台演講,深入淺出、慷慨陳詞地揭露與批判王明的機會主義路線。

毛澤東為抗大題寫的教育方針和校訓,像指路明燈一樣,鼓舞和激勵了抗日戰爭時期千千萬萬的革命干部和愛國青年團結起來,勤奮學習,學成之后走出抗大這個革命熔爐,奔赴各個敵后戰場,去向斗爭中學習、在斗爭中鍛煉,英勇戰斗,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爭取民族解放而貢獻一切。

頻道精選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閻肅:為信仰而歌 毛澤東曾被他創作的哪部歌劇感動

遵義會議,周恩來如何說服博古“主動交權”

柳直荀:毛澤東青年時代的摯友 曾發表“中國醒獅論”

毛澤東1960年為何重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重慶談判的歷史細節:周恩來為毛澤東設計“第一印象”

“敵進我進”:毛澤東盤活中國抗戰大棋局

周恩來“勸蔣”“逼蔣”抗日的八封信

陳雲為何主張對犯錯同志“少戴大帽子”

李達怎被贊為129師司令部的“好學生”

抗戰中華國鋒如何“巧改敵人標語”

徐向前怎樣教育改造國民黨被俘將領

宋慶齡的“延安密使”:“紅色牧師”董健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