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国
再渡赤水
2月初,中央红军进至叙永、古蔺地区,寻机北渡长江。此时,张国焘却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不仅不率红四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
中革军委和毛泽东等准确判明形势,认为“目前北渡长江计划已不可能实现”,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前进。2月9日,毛泽东利用短暂时间,在扎西完成了部队整编及精简:整个部队编成16个团,再加上一个干部团,“该轻装就轻装”,压缩机关,丢掉辎重。
2月13日,国民党军事当局公开宣布:13日、14日将在扎西地区与红军“剧战”,断言红军“绝难越雷池一步”“可一鼓荡平”。而我中革军委早已于2月10日开始部署东进,命令各军团“迅速脱离川敌与滇敌之侧击,决于明11日起转移到雪山关及其以西地域,争取渡河先机,并准备以薛岳兵团及黔敌为主要作战目标”。
2月14日,当薛岳气势汹汹赶到扎西时,红军已神速东进,越过“雷池”,抵达古蔺、营山、摩泥、黑尼哨等地。次日,中革军委发布了《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剑指敌军最薄弱的黔军:“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决定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
为了把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变为全体红军指战员的自觉行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于2月16日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指出“打大胜仗消灭大量的敌人,缴他们的枪与子弹武装我们自己,并武装云贵川数千万工农劳苦群众,是我们目前最中心的任务”。说明“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评价这个文告时说:“虽然这是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命令,可读起来纯粹像是出于毛(泽东)的手……红军忽而前进,忽而后撤……蒋介石和他的指挥员们对此困惑不解。共产党军队行踪的情报往往过了近一个星期国民党才收到。”国民党高级将领也看出了红军长征在战略上发生了“一大转变”“摸不着其(红军)企图之所在”。
2月18日和20日,红一、红三军团在二郎滩、太平渡击溃黔军魏金庸、侯汉佑两个团和四川反动民团后,中央红军全部渡过赤水河,重新来到了黔北地区。敌人企图在滇东北地区把中央红军“一鼓荡平”的计划落空了。
频道精选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