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国
重夺遵义
中央红军重入黔北,令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此时,他才恍然大悟:毛泽东已经回到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担负起指挥红军的重任。他在与薛岳召开的军事会议中,不止一次地提醒:“你们要当心,不要中了毛泽东的圈套。”
为了挽回败局,蒋介石慌忙令川军3个旅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敌急忙抽调遵义及其附近的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一纵队第五十九师、第九十三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蒋介石心急如焚,毛泽东却举重若轻,他决定趁追击之敌大部尚未到达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阻拦,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以争取主动。
1935年2月24日,红一军团先头团攻占桐梓,迫使桐梓之敌退守娄山关,红三军团也随即向桐梓开进。在这里,红军抓获了几个俘虏,经审讯得知娄山关只有黔军的3个团把守,还有一个旅驻扎在离娄山关南面3公里处的黑神庙。于是,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向娄山关发起攻击,并一举攻占娄山关。
在中央红军重夺娄山关后的一天,毛泽东从桐梓出发,登上了娄山关顶。向遵义方向望去,他看到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兴高采烈地向遵义前进,而一批一批的俘虏则被押送着向桐梓方向走去。毛泽东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大的胜利而感到欣慰,他豪情满怀,文思潮涌,在“马背上”哼成了一首慷慨激昂的传世词章《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月28日,中央红军重夺遵义城。
此时,蒋介石急调吴奇伟纵队的第五十九、九十三两个师,从乌江南岸驰援遵义。为了痛歼吴敌,红一、红三军团分两路向懒板凳和鸭溪方向迎击,在老鸦山、忠庄铺一线与吴敌“争锋”。红军一度失去了老鸦山主峰的控制权,但关键时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像尖刀一样直插敌军指挥部所在忠庄铺,吴奇伟被迫狼狈逃过乌江。
这一仗击溃了国民党中央军8个团,毙伤敌军2400多人,俘敌3000人,缴枪2000多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次胜利。这一仗鼓舞了红军士气,获得了物资补充,打击了敌人,特别是打击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使中央红军能够短期休整。
与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介石的灰心丧气:他率一群军事家,以40万的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居然不敌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连枪都没打过几次的毛泽东,为什么总是能准确地找到国民党军的“软肋”,并将其成功肢解?
频道精选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