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国
巧渡金沙江
3月27日,红九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吸引国民党军,中央红军主力则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
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谷深水急,自古有天险之称。但是驻守乌江的却是早被红军打怕了的黔军,蒋介石的40万大军又被红九军团牵制在黔北、黔西。于是中央红军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一举突破了敌人的火力封锁,艰难地渡过了乌江。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压昆明。到达乌江对岸后,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明确了南下云南的计划。然而,在毛泽东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因为中央红军破译了一些密码,掌握了蒋介石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计划。而且毛泽东手中还有一张王牌,也是一份破译的密电:3月底,蒋介石将亲临贵阳督战。
“活捉蒋介石!”1935年4月初,中央红军突然十分响亮地喊出了这个口号,造成要进攻贵阳的架势。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九十九师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准备随时逃跑。令蒋介石雪上加霜的是,贵阳唯一的清镇机场被一支黔军叛军袭击,切断了他乘飞机逃跑的通道。蒋介石立即慌了神,严令滇军入黔“救驾”。
这一招早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行军中毛泽东在雨中展开地图画了一条大大的弧线:“只要将守金沙江的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毛泽东只想使蒋介石调回更多的军队保卫昆明,如同威逼贵阳一样。他的目标是北渡金沙江。”
就在滇军部队昼夜兼程东调贵阳之际,红军却绕过贵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直插云南南部。滇军大惊失色,一面向蒋求救,一面调云南北部守金沙江的军队南下增援。不料红军再次虚晃一枪,前锋直抵昆明城。蒋介石不知是计,不得不又从金沙江附近撤回3个团保卫昆明。
重兵防守的金沙江,突然变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
1935年4月29日,中央军委发出十万火急的指示抢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靠7只小船大摇大摆地渡过金沙江北上,将国民党军40万追兵全部甩在金沙江南岸。
红军就此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度过了长征中最危险的阶段,也度过了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时期。
频道精选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