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国
将计就计
中央红军主力再次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蒋介石不甘失败,于1935年3月2日由汉口飞往重庆坐镇指挥。第二天,他发布电令:“本委员长已进驻重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进退,务期共同一致完成使命。”他在命令川、滇、黔、湘军收紧包围圈的同时,责令薛岳部的周浑元、吴奇伟两名“健将”尾随中央红军,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实行南北夹击,企图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
就在蒋介石调兵遣将时,3月4日,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与之针锋相对:“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扫除红军当前最大的敌人周浑元部。
对于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早已洞察,有意在遵义地区徘徊诱敌以摆脱强敌:他命令各部队集结鸭溪,突击周部。首先部署以红九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集中主力红一、红三、红五军团和军委干部团,由遵义地区向西在遵义、仁怀地区之间运动,寻机歼灭周部。然而,周浑元始终不敢脱离占领的阵地,使我军没有得手。
中央红军主力在遵义地区持续一周时间的机动作战,使蒋介石产生了错觉:“红军徘徊于此绝地,乃系大方针未定的表现。这一段长江两岸多系横断山脉,山势陡峻,大部分无法机动,今后红军只有化整为零,在乌江以北打游击了。”3月9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命令吴奇伟、周浑元、孙渡、郭勋祺各纵队,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法,“务将该匪聚歼于遵义西南地区”。
1935年3月11日,川敌3个旅进占遵义,乌江南岸之敌第一纵队也以一部兵力北渡乌江,向鸭溪、遵义推进。而此时,黔军退避不战,周浑元退至鲁班场坚守不出,吴奇伟在鸭溪“不可随意轻进”。当时,中央红军陷入重围,东有郭勋祺纵队,西有周浑元纵队和黔军,东南有吴奇伟纵队和湘军一部,西北有滇军孙渡部。敌我双方相持在遵义西南的大山之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频道精选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