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在北戴河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毛澤東說:“我是用十一天功夫關了門,看了一百二十篇報告。先請廖魯言同志同農村工作部的同志,他們看了一千幾百篇,選了一百二十篇。然后我對這一百二十篇搞了十一天,包括改文章、寫按語在內。”①
毛澤東說:“解放后11年,我做過兩次調查,一次為農業合作化問題,看過一百幾十篇材料,每省有幾篇,出了一本書,叫做農村社會主義高潮。每篇都看,有些看過幾遍,研究他們為什麼搞得好。又一次是十大關系,那是經過兩個半月,和34個部門討論,然后得出十大關系的結論。”②
據逄先知同志回憶:“毛澤東編《高潮》時,是那樣認真地精選材料,認真地修改文字。在那段時間裡,幾乎把主要精力傾注到這部書的編輯工作上。”“有些材料文字太差,毛澤東改得密密麻麻,像老師改作文一樣。”“毛澤東習慣於夜間工作,每天一清早,就退來一批修改好的稿子和寫好的按語,再由我們進一步作文字加工。”③
9月5日,毛澤東休假結束由北戴河回到北京。
第二天,毛澤東主持政治局會議,討論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草案和農業生產合作社章程試行草案。會后,同陳伯達、胡喬木、廖魯言對文件作了兩次修改。
11日晚上,毛澤東再次主持政治局會議,討論修改決議草案。他將修改后的決議草案審閱完畢時,已是次日清晨。
12日凌晨4時,毛澤東寫了一個批示,要劉少奇、陳雲、鄧小平、陳伯達當天將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草案看完,要楊尚昆立即把它印發在京中央委員等,同時用飛機分送各省市委、自治區黨委征求修改意見,於月底來京參加六中全會時帶來。①
13日,毛澤東同劉少奇、陳雲、鄧小平聽取了李先念關於召開九省糧食會議的匯報。
14日,毛澤東再去北戴河。
此次毛澤東到北戴河,是准備編一本合作化運動經驗集,在七屆六中全會上發給各地代表。他離開北京,再次來到北戴河,閉門11天,集中精力編輯《怎樣辦農業生產合作社》一書。
9月中下旬的北戴河,氣候已漸漸進入中秋,秋風陣陣,不時給人幾絲寒意。然而毛澤東游泳的興致很高,每天下海,風雨無阻。有一天,大雨瓢潑,狂風卷起的巨浪一人多高,毛澤東還是下海游了十分鐘。
毛澤東寫了編輯計劃:
(1)依地區排列,制一個目錄(照每篇文章上的題目。不照原件每一省市的總目)。
(2)有幾篇,要魯言查明材料來源,注明在每一篇的題目之下。
(3)校對一遍,文字上加以修改,使更加通俗化。
(4)幾天內先印幾份清樣,至少毛、田、喬木、伯達各一份,可能時再送劉、周、小平各一份。
(5)爭取月底或下月初印出四百本(樣本)。
(6)用人民出版社印,告知尚昆。②
15日,毛澤東開始《怎樣辦農業生產合作社》一書的編輯工作。
24日,經過十多天的緊張工作,編輯工作即將結束,毛澤東給田家英寫了一封信:
田家英同志:
最后部分付上,請付排。八月下旬的人民日報上載有邢台地委書記寫的一篇關於邢台地區合作化的文章,請清出加印到河北省部分中去。此外,請商廖魯言同志翻閱一下今年一月至九月的人民日報看有無好的(要是很好的)材料可用的。
毛澤東
九月廿四日①
25日,毛澤東為《怎樣辦農業生產合作社》一書寫了序言,其中談道:
我們現在編了一本書,叫做《怎樣辦農業生產合作社》。這本書裡所收的,都是各省、市、區的實際例子,共有一百二十幾篇。這些材料的絕大部分,是一九五五年一月至八月的,一小部分是一九五四年下半年的。這些材料的絕大部分,是從各省、市、區的黨內刊物上取來的,有幾篇是從報紙上取來,有幾篇是下級黨委或者工作同志向上級黨委的報告,有一篇是請了一個合作社社長到北京談話的記錄。對於這些材料,我們隻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內容都照原樣。在一部分材料上,我們寫了一點按語。為了區別於在有些材料上原來刊物的編者所寫的按語,我們寫的按語,用了“本書編者”的名義。我們認為所有這些材料的作者所表示的觀點是正確的,或者是基本上正確的。讀者從這些材料,可以看出全國合作化運動的規模、方向和發展的前景。
這些材料很有說服力,它們可以使那些對於這個運動到現在還是採取消極態度的人們積極起來,它們可以使那些到現在還不知道怎樣辦合作社的人們找到辦合作社的方法,它們更可以使那些動不動喜歡“砍掉”合作社的人們閉口無言。②
9月25日,毛澤東從北戴河返回北京。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