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三章 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后十四次離京

2013年12月30日09: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十一 對農村情況初次調查

1954年底,一些部門和人士不斷反映,統購統銷、合作化和社會主義商業改革,引起各地不滿和關系緊張,有些已經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生產積極性。這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他想到各地跑一跑,調查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

1955年1月2日晚上7時,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赴紫光閣慶祝沈鈞儒老人80歲宴會。

夜裡12時,毛澤東偕楊尚昆登上專列沿京漢線南下,開始了調查研究。

專列途經保定時。毛澤東讓楊尚昆給鄧小平同志通電話,請他通知安徽的曾希聖、黃岩兩同志於4日上午到徐州,毛澤東要與他們談話。

3日下午6時,專列途經鄭州,毛澤東在專列上聽取了吳芝圃、楊蔚屏的匯報。楊尚昆受毛澤東的委托,乘汽車去河南省委打電話:告訴彭德懷,軍委會議總結待主席返京后再發﹔訊問鄧小平給曾希聖打電話事是否已經落實。①

毛澤東同吳芝圃、楊蔚屏等在專列上談話的主要內容是農村工作和農業生產問題。通過這次談話,可以看出河南省委的主要領導同志對農村的情況比以前摸底了,他們對農業增產有把握。因為三統、合作化和征兵工作同時在搞,農村工作有緊張情況。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河南省的計劃會議開過了,開了18天,結果很好。吳芝圃、楊蔚屏都說,元旦社論中提到的農村階級路線很明確,對他們的幫助很大,過去他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不清,現在有了提高。

通過談話毛澤東覺得,河南省委同志對工作已較有信心,對情況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比一個多月前,他由廣東返京時的談話要好些了,毛澤東勉勵吳芝圃、楊蔚屏兩同志,要他們多抓農業生產。①

在鄭州,毛澤東沒有下車,就在專列上辦公、休息。專列宿於隴海線的一個小站,距鄭州八公裡。

4日凌晨5點半,毛澤東派人叫楊尚昆起來,毛澤東說他一夜沒睡好,想約吳芝圃、楊蔚屏再談一次,還是談昨晚未談完的問題。

早上6點半,吳芝圃、楊蔚屏應邀再次登上專列,毛澤東繼續他們關於農村情況的談話,專列則向東開去。

吳芝圃、楊蔚屏反映,在統購統銷中,有些農民反映,“不怕三統一”,就怕紅薯頂糧食。他們對紅薯頂糧食有意見。認為紅薯可以而且應該頂糧食,但四斤紅薯頂一斤糧食,他們不滿意,他們認為不能頂得太多,應該改為五斤紅薯頂一斤糧食。

因農民對農業合作化有抵觸,河南出現大量宰殺耕牛的情況,河南牛的存欄數急劇減少。吳芝圃、楊蔚屏說,牛的存欄數確實大為減少,但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因災飼料減少﹔第二,牛的市場價格不對,牛皮的市場收購價高於牛價,促使一些人殺牛﹔第三,一些農業合作社隻要大牲口,小的不要。去年河南牛的養殖增加了60萬頭,但殺了30萬頭,賣出的至少也有30萬頭,兩相抵消實際沒有增加。

對批發和零售商的改造問題,吳芝圃、楊蔚屏感覺有些快,他們說,小市鎮私商現在隻剩下20%。

他們還反映,農民對糧食意見不多,意見多的主要是油料和棉花,主要是留少了。

談話結束后,吳芝圃、楊蔚屏在商丘站下車。②

4日下午3時,專列途經徐州。曾希聖、黃岩、省委秘書長吳文瑞在此等候。毛澤東在專列上聽取了他們的匯報。主要問題仍然是農業生產問題。

曾希聖、黃岩說:去年安徽水災很嚴重,由於省委注意了農業生產,採取了“三改”辦法,如按災情計算應減產78億斤,但實際隻減了19億斤,成績是很大的。由於注意了災后的防疫工作,在受災時和災后死人都很少,這些經驗是值得學習的。

對地方工業,曾希聖提出,他認為中央對地方工業限制太多,打擊了地方的積極性。他主張在財政上不牽動中央預算、不影響全國平衡和地方確有需要的原則下,應該讓地方多搞些工業。曾希聖還談到,中央一些機關辦事手續多,到北京很難見到一些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油料的經營管理,曾希聖說,現有的四道手續、三次稅收,不合理,農民需要的油餅肥料又不能供應。對治淮問題,曾希聖說,有些不應修的水渠修了,如在河南境內﹔對內澇注意不夠,經費上未著重投資於內澇﹔技術上也有些問題未解決。在建設設計上,為600億至800億流量爭持不下,水利專家們不注意去群眾中調查研究,有許多都是憑主觀辦事。

對批發、零售的商業改造,曾希聖、黃岩認為,對有些人,可考慮使他們轉為農村副業,如種菜、養雞、養魚等。安徽全省私商零售還有41%。①

下午7點半,專列由徐州北開,晚上,到濟南。專列停濟南飛機場專線。毛澤東在專列上休息。

5日,毛澤東在專列上聽取了舒同、譚啟龍的匯報。

舒同、譚啟龍主要談話要點:

(1)向明問題和若干干部問題。(2)如何改變山東黨的工作作風問題。(3)農業生產問題和農村中緊張狀態。(4)工商業問題。

舒同要求讓他在山東再搞半年,不忙去《人民日報》。毛澤東意見,舒同去《人民日報》后仍可兼山東省委書記,以便必要時來濟領導,同時對《人民日報》也有好處。此事要回京后再商定。

舒同、譚啟龍反映:山東工作中,在作風上已習慣於“單打一”、“片塊包干”、“大呼隆”的辦法,要改變這種作風,還需長期工作才行。舒同提出“七要、七不要”。

楊尚昆與舒同、譚啟龍說了些有關統一戰線的工作問題和周恩來的政治報告內容。①

5日下午3點,專列離開濟南繼續北開。夜裡10點左右,專列途經天津。

毛澤東去游泳池(即天津干部俱樂部),黃火青、吳德和市委其他同志均到。

5日夜,毛澤東宿於天津鐵路支線的專列上。

6日,毛澤東從昨夜躺下大概睡了九小時,為幾個月來難得的事。幾天來的疲乏一掃而光。

專列回天津東站,毛澤東約黃火青、吳德、耕濤談話。黃火青、吳德、耕濤主要匯報了三個方面的內容:(1)天津地方工業與私營工業的生產問題﹔(2)商業工作中對批發、零售商的改造問題﹔(3)農村的貨物供應問題。

從他們的匯報中,可以看出,全國性的總安排很重要,過去計劃中沒有注意地方潛力的發揮。毛澤東1954年12月在廣州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時針對第一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說過:“不全”,其意義是深刻的。天津有許多可以利用的工業設備能力,現在閑著未用,反而弄成失業人數多起來,使國家背上包袱。這種現象必須改變才行。陳雲同志關於私營工業的安排,他們認為能解決問題,但還嫌如何發揮地方企業的力量說得不夠。②

6日夜8時20分,毛澤東離開天津回到北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