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不為人知 周恩來晚年五次大手術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盡管日理萬機,由於身體素質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和內心的極度焦慮,使得周恩來的身體每況愈下……﹝詳細﹞
解密:1964年葉帥“親搶”胡耀邦
  對胡耀邦來說,葉劍英是一位革命的長者、智者,所以胡耀邦對葉劍英十分敬重。對熱情開朗、精力充沛的胡耀邦,葉劍英一直賞識器重、關懷支持,而且愛護有加。1949年10月19日,葉劍英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開始主政南粵…﹝詳細﹞
風雨十年農村工作部——鄧子恢長子鄧淮生訪談錄
  鄧淮生是鄧子恢同志的長子,已年近70,採訪就在北京新四軍研究會辦公室進行,他現任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初次見面,印象特深,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典型的國字臉,濃濃的雙眉,勻稱的五官,未曾開言已是滿面微笑。這位忠厚長者的和善慈祥,一下子就把我進門時的忐忑和不安全部驅散…[詳細﹞
雷鋒:不曾離開,也從未走遠
  在目前圖書市場的幾百種雷鋒圖書中,大多是有關雷鋒個人的傳記、故事、日記、照片、逸聞趣事等等,盡管有些圖書在書名、結構或設計上花了一些心思,出了新意,但依然擺脫不了“新瓶裝舊酒”的套路。因此,宣傳雷鋒精神,如果始終只是圍繞著雷鋒個人的歷史來宣傳的話…﹝詳細﹞
解密:北戴河的政治變遷 "夏都"功能兩興兩止
  北戴河與美國的戴維營、俄羅斯的索契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夏都”——國家領導人度假勝地…﹝詳細﹞
盤點:用鏡頭為抗日烽火瞬間定格的勇士們
  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前仆后繼、勇赴戰場而真刀真槍地去與日本侵略軍搏斗,很顯然這是一種壯懷激烈、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壯舉。就是在這奮起抗日的血肉長城中,卻有這麼一些特殊的仁人志士—— 他們胸挎照相機或肩扛攝影機這當時並不多見的 “作戰武器”…﹝詳細﹞
抗美援朝戰地記者追憶:板門店停戰談判採訪
  1953年6月,隨著朝鮮戰爭雙方談判接近達成協議,中共中央宣傳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組織記者團去開城採訪。我當時在西北軍區人民軍隊報社當記者。6月初的一天上午,社長方唯若找我談話,告訴我被組織選入赴朝記者團,到開城參加停戰談判採訪…﹝詳細﹞
俄羅斯的“中國風”:盤點蘇聯漢學研究史
  俄羅斯漢學有自己的發展歷史,在中俄文化和經濟社會交流交往中發揮了自己獨特的作用。長期以來,國內對國外漢學的關注和研究,偏重西方漢學,比如,西方漢學代表人物利瑪竇、李約瑟、費正清、馬悅然等,在中國廣為人知,一些著述,如《劍橋中國史》、《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等…﹝詳細﹞
解密:如何巧借美軍飛機把我軍將領集體送往前線
  為了能夠把在延安的高級將領迅速、安全地送往前線,葉劍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是不是可以借用美軍觀察組的飛機把我軍將領從延安送出去?當然這有風險。”…﹝詳細﹞
周恩來“解放”廖承志的“三步妙棋”
  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曾嘔心瀝血、殫心竭慮地保護了黨和國家的許多優秀干部。其中,“解放”廖承志,可以說是周恩來一手策劃導演、精心“炮制”的“杰作”,極具智慧和喜劇性。周恩來為此連走了三步妙棋。第一步棋是“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詳細﹞
徐向前:“堅持最后五分鐘”
  徐向前元帥非常注意教育引導干部在作戰中要養成一個好的戰斗作風。他常說:“當一個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要膽大心細,抓住戰機,英勇果斷,不顧一切!”並強調:“打殲滅戰對敵人要狠!對自己指揮的部隊,在殲滅敵人的行動上,也要狠!不怕疲勞、傷亡和消耗。”…﹝詳細﹞
1922年青島收回后的“懸案”交涉
  1922年12月青島收回后,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就收回國武農場一案成立評價委員會,討論收回辦法。但是日方根本無意交回國武農場,浮開價格高達1040萬元之多。1923年,中日雙方繼續商討,同時進行實地勘估。5月28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所設特種案件委員會將國武農場面積測量完畢…﹝詳細﹞
《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出版
  著名傳記文學作家葉永烈先生有關中共黨史系列的長篇紀實文學《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目前已出版…﹝詳細﹞
歌劇《江姐》唱響中央黨校
  為慶祝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空政文工團的紅色歌劇《江姐》3月31日晚在中央黨校禮堂唱響,並由此拉開了文化部第二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的帷幕。歌劇《江姐》由閻肅根據小說《紅岩》改編創作,羊鳴、姜春陽、金砂擔任作曲。該劇自1964年9月在北京首演以來…﹝詳細﹞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受捐4500萬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啟福愛心專項基金”設立儀式日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啟福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捐款4500萬元人民幣設立的“啟福愛心專項基金”,用於支持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文教衛生事業及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啟福置業是一家有著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民營企業…﹝詳細﹞
湖北竹溪老人為無名烈士守墓64載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昨日,86歲的竹溪縣蔣家堰鎮徐家溝村一組的趙成重老人,顫巍巍來到村頭半山坡上的趙家墳院前,為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祭掃。青山,野草,風蝕的墓碑。通過老人介紹,一段封存了大半個世紀的紅色歷史呈現在眼前…﹝詳細﹞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証碼:

  •    
  • 留言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