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新中國成立后中共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形成始末

宋毅軍
2013年06月07日11: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共十三大上,鄧小平等一批老同志不再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一批年輕的領導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僅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平均年齡就降低了十多歲。本來,鄧小平准備在十三大上全退,不擔任任何領導職務。根據全黨共同意願,他隻好繼續擔任中央軍委主席一職。不過,他要求下設第一副主席、常務副主席。對十三大選出的中央領導班子,他也十分注意培養鍛煉,其主要方法是對黨和國家日常事務過問得更少,有意識地少做工作,以便自己漸漸脫離政治舞台。

3.江澤民為核心中央領導集體的組成

1989 年春夏之交,北京部分地區發生了動亂繼而發展成反革命暴亂。趙紫陽“明顯地站在動亂一邊”,這樣,他不能再擔任黨中央總書記職務,部分中央領導同志也不能繼續擔任領導職務。建立新的中央領導集體也就勢在必行。5 月31 日,鄧小平和李鵬等人談話, 6 月16 日,他又和江澤民、李鵬等人談話,集中講述自己對組成一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想法。之后,他在黨內、軍內談話和會見外賓、友人的談話中,都從不同側面繼續講述自己對新領導集體的希望和要求。

6 月23 日至24 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全會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增選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改組了中央書記處。這標志著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確立,全面體現了鄧小平關於建立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思想觀點。經過十多年的深思熟慮,鄧小平從建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和繼續貫徹黨的改革開放路線方針政策關系﹔和總結我黨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的關系﹔和吸取國際共運的歷史教訓的關系﹔和廢除黨和國家領導人終身制的關系等方面,比較全面地提出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第一,要有一個好的形象:開闊政治胸襟,堅持改革開放。第二、要有一個年輕的面貌:年富力強,積極進取。第三、要有一個高度的自覺性:親密團結合作,注意維護核心。第四、要有一個務實的作風:多干實事,取信於民。這些基本條件既體現了黨的優良傳統,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很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