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議以后,鄧小平雖然沒有擔任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職務,但他的正確思想和實踐已被黨內外廣大干部群眾所認識、接受、擁護。眾望所歸,他當之無愧地成為新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與此同時,陳雲當選為中央副主席、成為重要成員,與葉劍英、李先念等,形成了鄧為核心的中央。
三、江澤民為核心中央領導集體的建立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是在1989 年艱難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建立的。對此,鄧小平滿意地說:實踐証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工作做的是好的,是可以信任的。這一點,連西方理論和官方人士也不得不承認。
1.鄧小平與陳雲等關於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思考
1979 年10 月,鄧小平與陳雲等老同志交換意見后,提出重新設立中央書記處,讓中青年領導干部接替在第一線工作的老同志,這對於培養中央領導集體成員,造就黨的接班人,圓滿實現“黨的交班和接班”,是“非常緊迫,非常必要”的。
1980 年2 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中央書記處,這是黨中央為實現領導集體年輕化及時採取的一個重要措施。鄧小平在會上強調:“當前最重要的還是選好接班人”。他建議:以后召開的中共十二大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是不是可以選五十個五十歲以下的人?大會代表是否應該有相當數量五十歲以下的人?這是我們的事業能否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做不到這兩點,代表大會就不是成功的大會。
隨后,鄧小平等老同志帶頭退出國務院領導機構。他認為,這樣做是革命和建設的戰略要求,是對每個老同志黨性的一次嚴峻考驗。同時也是老干部最光榮、最神聖的職責,是我們老一輩對黨的最后一次歷史性貢獻。他在八十年代會見外賓時,就經常讓江澤民、李鵬等年輕領導干部作陪,身體力行,履行“傳幫帶”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