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列寧有這樣一段名言:“ 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 斯大林也提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中國共產黨從1921 年成立已經90 多年,從1949 年執政也已經60 多年了。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在政治、經濟、軍事、黨建等方面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及教訓,這是我們黨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關於建立中共領導集體的歷史經驗及教訓很值得我們認真總結。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形成於20 多年的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江澤民分別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胡錦濤、習近平分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於我們黨執政的60 多年裡。本文通過回顧我們黨在這方面建設的重大建樹,反映我們黨在國際共運史所上取得的偉大歷史功績。
一、毛澤東縱論中央領導集體的組成
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上世紀30年代初,就已經在中央蘇區的歷史舞台上不約而同的匯合了。在1934 年至1936 年的紅軍長征期間,特別是遵義會議上開始形成。經過延安整風至1945 年4 月中共召開七大,選舉產生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書記處書記,8 月,因毛、周去重慶談判,又增補了陳雲、彭真。實際上,前5 位書記處書記就是政治局常委,后兩位就是政治局候補常委。不久,年輕一些的陳雲、彭真去了東北開創根據地。到1947 年,毛、周、任留在陝北,劉、朱前往華北,直至新中國誕生前后匯集河北西柏坡,最后匯合在北京。
中國革命取得了徹底勝利,社會主義建設中由怎樣的中共中央集體來領導呢?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當然,這是中央書記處的書記、候補書記相互之間通過有關渠道和溝通后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