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周刊模板--党史频道--人民网

 

 

“岁月留迹”:任老那代人的“中国梦”
  走过了92年的人生历程,任仲夷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岁月更替:他参与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亲历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与……[详细]
一个你不知道的陈毅——风流儒雅话陈毅
  对徐志摩的文章,陈毅称其“词旨渊懿,极尽讽刺挑拨之能事”。于是,他又写了一篇《答徐志摩先生》发表在《京报副刊》。文章中,陈毅认为徐志摩已经不是单纯的“诗人”或“诗哲”了,而是“完全研究系化了”,最后,陈毅还说:“徐先生不要责备共产党人铁的心,铁的手…[详细]
倪志福:斯人已逝 劳动之美永存
  他是大名鼎鼎的工业发明家,半个世纪前发明的钻头至今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出身工人家庭,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革新能手,并成为中共政治工作和工会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国第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就是倪志福…[详细]
“五四”闯将杨振声两度被捕
  “五四”运动后,很多爱国学生被捕,他们大多经蔡元培等联名担保最终被释,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有一位叫杨振声的同学,却在几天后再度被捕。杨振声何许人也?他为何两度被捕?近年史学家经过深入挖掘,对他有了基本认识,本文作者采访了他的后人或知情者,翻阅杨振声早年…[详细]
李肇星:向孙子孙女学习
  要读泰戈尔的儿童诗,得向孩子们学习,向小小孩儿学习。我们觉得,如果我们的官员和知识分子,除了有高级业务水平外,还有纯真的童心,那么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和平发展大业肯定会飞跃前进…[详细]
陈云: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见鲁迅
  1936年10月26日,为了纪念鲁迅去世一周年,陈云写了回忆文章《一个深晚》,记述这个难忘的夜晚。这篇文章署名“史平”,最初发表于中共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第64期。陈云写道:1932年阴历11月的某一天,大约是深晚十一时许了,我坐着一辆黄包车…[详细]
朱熹怎样读书
  不同的人,因读书目的不同,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古今中外,读书方法千差万别,究竟哪种方法最好?我以为因人而异,没有最好,只有较好,而衡量一种读书方法好与不好的客观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效果好不好。如果通过读书,能从中取得很大的收获,那就说明这种读书方法是有效的…[详细]
张道藩拜齐白石为师的前前后后
  一代画坛巨擘齐白石名满海内外,盛名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至今不衰。长时期以来,关于齐白石画事与成就的文章汗牛充栋,且许多文章大同小异,如傅抱石先生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极有水平的《齐白石论》等长文则寥若晨星。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详细]
“汪辜会谈”始末:互赠筷筒、笔筒意“快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详细]
周总理登门拜访盖叫天
  1962年,一个细雨濛濛的下午,一个撑着油纸雨伞的人,敲响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家门。盖叫天应声开门,一看是周恩来总理,急忙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总理手中的雨伞,说:“总理啊!您冒雨前来看我,这可担当不起啊!哪朝哪代,有宰相登门拜访一个玩把式的?”…[详细]
解密:一二○师如何克服抗战中最难的问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抗战形势日益严峻和任务的加重,以及部队员额的不断扩大,国民党政府核准拨付给八路军的钱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八路军经费紧张和物资短缺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和严重。不要说武器装备,就连被服、鞋袜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也难以为继…[详细]
九人参加长征的革命家庭
  开国少将李中权一家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全家9人参加长征,其中,父亲李惠荣、母亲王理诗、大哥李中泮、二哥李中池、妹妹李中珍在长征途中先后牺牲。1937年,兄妹在陕北团聚时,只剩下4人。1949年在北平,3人迎来了解放。靠着坚定的信仰和惊人的毅力,李中权四兄妹终于完成了长征…[详细]
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全力纠“左”:调整过高的生产指标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问题后,毛泽东多次召开会议纠“左”。面对一些地方刮起的“穷过渡”风…[详细]
剑走偏锋欲何为——《多余的话》的另一种解读
  瞿秋白是我党幼年时期的政治领袖,继陈独秀之后的党中央第二任主要负责人,临危受命,功载史册。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则另当别论,另有玄机,人称“言近旨远,归趣难求”,长期困扰着中国思想界。其实,问题不止于此。一、《多余的话》是否出自瞿秋白之手,至今尚无定论…[详细]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陈独秀
  在中共党史上,陈独秀起草的第一部党章,对中国革命前途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规划,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另外,陈独秀还身体力行,是党章的模范执行者。陈独秀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独到见解,为党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详细]
西路军河西征战史在甘肃的价值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中央即发布《十月作战纲领》(即宁夏战役计划),以解决战略靠背问题。从10月24日夜晚开始,四方面军三个军(30军、9军、5军)陆续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但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取消。渡过黄河的部队于11月11日…[详细]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