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周刊模板--党史频道--人民网

 

 

“书生”毛泽东:临终前最后阅读的是哪本书?
  作为毛泽东的大儿子,这位童年时代就随母亲入狱坐牢,少年时代流浪街头,青年时期又在异国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回国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男子汉…[详细]
揭秘:周恩来的"情书"如何打动邓颖超
  邓颖超与周恩来的革命姻缘: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于1919年天津学生五四爱国运动期间,于1925年在广州结为革命伴侣,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喜结连理。至今,这两位革命者之间完美姻缘为世人传颂。从此,这对革命伴侣携手走在人生路上,患难与共,并肩战斗。…[详细]
习仲勋: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领导人,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正如毛泽东所说:“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曾随红军西征,浴血奋战解放环县.[详细]
刘华清: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谱曲”
  刘华清将军,湖北大悟县人,年幼曾读三年私塾,善毛笔楷书。13岁参加秘密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少共团委书记。战争年代某日,红四方面军领导陈昌浩见刘华清,问:“你干什么的?”刘答:“团委书记。”又问:“会不会写字?” 答:“会。”[详细]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院士”来自英文“academician”,它实际是指“academy的成员”,或“从事学术(或艺术)工作的人”。由于任何一个学术团体都可以称自己为Academy…[详细]
郭沫若和五幕历史剧《屈原》
  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直接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了国共联合抗战,成为中国抗战戏剧的转折点。受当时现实政治的影响,排演影射历史剧,成为宣传抗日与要求民主的一种现实的策略。在这一背景下,郭沫若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屈原》的诞生1942年元旦夜…[详细]
中国曾有过东亚第一的广播电台
  这座号称东亚第一的广播电台,在成立之初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后来又归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辖,其广播节目有新闻﹑演讲﹑教育、娱乐等,播出的新闻稿件由“中央通讯社”提供。“中央广播电台”曾搬到重庆进行播音。抗战胜利以后,“中央广播电台”随国民政府迁回…[详细]
安纳斯托·美查与《申报》的创办
  《申报》的创办者英商安纳斯托·美查,1860年到沪,最初从事进出口贸易。后来采纳其买办陈莘庚的建议,于1872年4月30日与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筹资创办了《申报》。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日方企图控制该报,《申报》拒绝其新闻检查,于1937年12月14日宣布停刊。[详细]
看好莱坞70年前怎样拍的抗日剧
  “老太太跟儿子唠叨时拔下头簪开始剔牙,剔完掏耳朵……卖糕的,这不就是典型的自家老人吗?还有一幕,老太太嚼碎食物后吐出来喂孙儿……是不是超熟悉? [详细]
揭秘:毛泽东致毛泽覃信件手稿
  笔者有幸鉴赏了1930年9月13日毛泽东于醴陵致其弟毛泽覃的亲笔信。此信为毛泽东用毛笔行草书写在10行(竖行)信笺纸上,纸张略黄,尺寸约为285mm×198mm,共6页,无信封。笔者认为此信的内容极丰富,对党史专家研究这段时间毛泽东的行踪及思想极有价值…[详细]
周恩来怎样防止“红色恐怖”
  在我党早期隐蔽战线上,周恩来在上海建立的中央特科,因战果显赫而荣获“伍豪之剑”(周恩来曾化名伍豪)的美誉。在周恩来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特科虽然也从事一些“暗杀”活动,但却防止了“红色恐怖”,从而很好地担当了当年中共中央机关的“贴身护卫”。[详细]
红军为什么没有第三方面军?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详细]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观与实践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详细]
刘少奇: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
  刘少奇认为,理论是党的事业不断胜利、党真正成熟的保证。他指出,党在成立后的一个时期,政治上屡犯错误,主要是因为党在理论上还“比较幼稚”,一些干部“还很幼稚,没有成熟,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党的成熟,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理论上不成熟,就要犯错误[详细]
抗战时期中共对组建独立政府的决策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在主张联合政府的同时,还提出了组建独立政府的决策;而联合政府主张本身,也是在与组建独立政府主张的比较中确立、发展并完善的,二者共同推动了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探索。1937年2月,中共中央为了抗日大局 …[详细]
卢作孚与北碚试验
  卢作孚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而且是一位取得多方面成就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由卢作孚倾注大量心血开创的北碚试验,从乡村建设开始,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具有借鉴价值的历史经验。[详细]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 条)
  • 匿名发表  署名:
  • 验证码:

  •    
  • 留言须知
  •